第63部分(第4/4 頁)
火炮是真正的戰爭之神,在抗倭援朝戰爭之中,倭國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大明軍的火槍和騎兵。
而是大明的炮兵!
他們認為大明的各種火炮實在是太過兇猛,倭國是敗在明朝火炮的手上,而不是騎兵或者火銃兵。
正是因為如此,後來倭國才引進了西方的紅夷大炮。
而呂岩的部隊也是靠著大量的火炮才抵擋住明軍的進攻,紅夷大炮消滅敵人的火炮,然後用射速快的佛郎機炮大量消滅敵人的火銃部隊。
最後再出動自己的火銃兵決勝負。
這樣一來,呂岩在溫州的部隊就有將近3萬人,還不含水軍,擁有了真正和明軍一決勝負的資本。
於是呂岩先將部隊召喚出來,先磨合一下部隊,幾天後再和明軍決戰。
第98章開戰
天啟二年八月五日,太陽從東方升起不久,源源不斷計程車兵就從溫洲城和外邊的營寨蜂擁而出。
隆隆的鐵騎和滾滾計程車兵洪流完全地打破了溫州東部平原的寧靜,讓這附近變得喧囂起來。
得知這個訊息後,王在晉也不敢怠慢,連忙命令明軍出營應戰。
兩方几乎都是傾巢而出,他們都知道今天就是決戰之日了,是勝是敗就看今日各家的表現了。
於是狹小的溫州東部平原匯聚了9萬多大軍,開始一場整個大明國運的一場戰爭。
由於兵力實在是太多,呂岩一方僅僅是排兵佈陣就用了將近半個時辰。
在這半個時辰中,李靖派出了5個千人騎兵隊,不停地對明軍進行騷擾突擊。
這五支千人騎兵隊就像是狡猾的惡狼,時聚時散,不停地在明軍的營寨外圍巡弋。
只要發現明軍的破綻,就狠狠地衝上來咬一口。
如果明軍很弱的話,他們就會不停地發起衝鋒,直到將明軍的陣勢徹底地衝散為止。
然後就是一路追殺,直到碰到明軍援兵才會停下來。
這樣直到呂岩一方已經排好了陣勢,明軍仍然被那五支千人騎兵隊搞得頭疼不已。
一些明軍甚至根本不敢出營,已經受到那些騎兵的衝擊。
後來王在晉不得不派出浙兵營前去驅趕那些騎兵。
對於那些浙兵營那些騎兵還是非常忌憚的,在前陣子他們可是在浙兵營身上吃了幾個小虧。
他們不會像是某些明軍,稍微一恐嚇就會慌亂地放槍或者放箭。
如果他們全力衝鋒的話,也許能夠衝破浙兵營的火力封鎖。
但是這樣畢竟損失太大,有些划不來。
於是他們躲開那些浙兵營,然後襲擊其他的明軍。
步兵永遠不可能有騎兵機靈活,到底是否要開戰完全是由騎兵來決定的。
如果那些騎兵不想打,那些浙兵營也只能在他們後邊跟著吃灰。
這樣一來,還沒有開戰。
李靖就給王在晉好好上了一堂騎兵課,整個明軍營寨外圍被這些騎兵搞得一團糟。
當呂岩一方排兵佈陣完畢之後,明軍的軍陣還遠遠沒有列好。
不過呂岩不會給對方排兵佈陣的時機,立刻命令左中右三路大軍全部壓上,今天他就要以堂堂正正之師擊敗眼前的明軍。
王在晉立於一高臺之上,看著遠方的敵軍臉色蒼白。
只見敵軍士氣高昂,甲械犀利,從遠方看去氣勢渾雄,軍容鼎盛,排兵步陣井然有序,騎兵來去如風,進攻則如同水銀瀉地。
哪怕王在晉在軍事方面僅是個半桶水,他也知道敵軍是真正的精銳。
九邊的邊軍他也見過不少,不過能比得上眼前這支軍隊的幾乎一個沒有。
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