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當時“紅旗幫”擁有戰船600艘,噸位多為70-150噸左右,人數則達到了四萬餘人。
《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中,周潤發飾演的華人海盜嘯風,其原型就是“紅旗幫”的老大張保仔。
當然,明清兩代付出的僅僅是和葡萄牙的互市而已,這在他們看來雖然不值一提,但是卻讓葡萄牙甘之若怡。
如果不是葡萄牙實力不夠強大,恐怕他還會將周圍的西洋國家全趕走,然後壟斷和大明的貿易。
當然,葡萄牙絕非是真心為大明或者滿清剿滅海盜,而是涉及到西方的一海兩吃政策。
先是先是透過做海盜在當地佔穩腳跟,然後以反海盜為名排除一切競爭對手,以攫取更大的利益。
在剛來到大明之時,葡萄牙人的身份就是海盜。隆慶開關之前,在福建的南澳島上,葡萄牙人就一直在和大明的海盜合作,幾乎將南澳島建成了世貿中心。
但是隆慶開關之後,葡萄牙人立刻變臉,開始從那些海盜的合作者變身成了追殺者,積極幫助大明清理門戶。
第70章寶船
靠著這種左右逢源,葡萄牙一直在大明附近混得風生水起。
呂岩想了想說道:“我們就和葡萄牙貿易吧。”
對於呂岩的能夠聽從他的建議,賈詡還是極為欣悅的。
不過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且那些勢力不一定有他想要的藥材,也不一定願意將火藥等物資賣給他。
經過呂岩和賈詡的商議,終於決定——入寇大明。
既然決定入寇大明,那麼就要想好入寇什麼地方。
他的目的是獲得鐵、鉛、火藥和各種急需的物資,不是說哪裡有錢就入寇哪裡的。
因此他再次找來了李魁奇和他對沿海一帶非常熟悉的手下前來參謀。
“我福建乃是大明的產鐵大省,很多地方都是有著鐵礦生產。”
李魁奇有些驕傲地說道。
他說的沒錯,至少在課鐵來說,中國的課鐵最多的不是遼東,不是四川,也不是河北,而是廣東、福建和浙江。
在16世紀晚期和17世紀早期,這三個省份每年會向大明上交課鐵300噸到450噸,是晚明上交鐵稅最多的三個省份。
福建每年上交的鐵絕大多數都會被押解到京師,其餘的則被留作自用。
而泉州和漳州則是福建的冶鐵中心,僅僅漳州府就有民營冶鐵爐30餘所。
但是這兩個地方都是福建的膏腴之地,也是福建的重兵駐紮之地,如果想要從這兩府奪取精鐵,就必須擊敗當地的駐軍。
這讓呂岩感到有些頭疼,如果將大明打得太狠,說不定會引來大明的猛烈報復。
“那麼沿海有沒有其他地方也是冶鐵中心,但是官兵數量不多的。”
呂岩問道。
“有,詔安就有。”
這時候李魁奇的一個手下說道。
“小的以前就是詔安人,詔安有個黃家,是當地的豪霸一方的大戶,不僅有著大量的產業,而且經營有好十幾個冶鐵爐,每年生產的精鐵和鉛加起來估計接近百萬斤。”
“接近百萬斤,這麼多。”
呂岩感到有些驚訝,也就是一年大約有500噸的產量了。
這在過去不算什麼,但是在當時絕對是個相當驚人的數字。
“沒錯,只是這個黃家交結官府,隱沒了自己的產量,平時很少上稅而已。”
那個海盜說道。
呂岩心中瞭然,敢情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那些商人都是一個德性,總是想方設法偷稅漏稅。
“那麼他們那裡產硝石或者硫磺嗎?”
呂岩繼續問道。
“這個應該沒有吧。”
那個海盜想了想說道。
聽到這裡,呂岩不由感到有些失望。
“而且距離詔安不遠,還有一個叫做舊鎮的大集市,那個集市有著上萬的人口,是當地有名的交易中心,有著大量的商鋪。最關鍵的是那個集市沒有城牆,只要我們登了岸就能輕易地佔領那裡。”
那個海盜繼續說道。
聽到這裡,呂岩暗暗點了點頭。
現在他是各種貨物都奇缺無比,如果能夠攻佔了舊鎮,那麼就能極大的緩解這種狀況。
“那麼好吧,我們就入侵詔安和舊鎮。”
呂岩想了想說道。
“不過距離詔安和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