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4/4 頁)
官,顱骨亦入宣政院,以賜所謂帝師者……”
南宋皇帝至死也無一人能回到祖陵處,反而遭陵毀屍拋。
可以說,南宋皇帝們是歷史上最淒涼的皇帝。
時人唐珏看不下去,召集鄉人用獸骨置換收藏了帝后的屍骨。
最後還是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一回善事,將南宋帝王的屍骨重新歸葬原處,重修了皇陵,史書記載了此事。又根據《南宋諸陵圖》記載,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詔將遺留在元宮中趙昀的頭顱送回南方,並將其他五帝遺骸遷回攢宮。
南宋皇帝們這才得以入土為安。
這是歷史閒話,且說回正文。
李鳳梧上次被賜過一次膳食,對趙昚的早食並不抱多少希望,果不其然,早食的飯菜豐盛程度,也就僅僅是民間富賈的水準。
沒有什麼魚翅羹作漱口水的奢侈。
食不言寢不語。
趙昚一桌,李鳳梧一桌,兩人默默吃著早食。
趙昚心情甚好。
李鳳梧心情大好。
任誰像他今日這般,心情都會難以抑制的激動難安。
不過激動歸激動,李鳳梧還是沒有忘記正事:如何阻止不久後的金人渡江南下。
現在就有這麼個機會擺在自己眼前。
李鳳梧很快呼嚕著吃了些早食——在小傳臚之前,喝過一碗熱粥吃了兩個小籠包,現在礙於官家面子,還是得意思意思。
吃完之後,並沒有告退。
趙昚吃得極慢,許久才放下筷子,擦拭了嘴角,看著李鳳梧,“若是有事,隨我去垂拱殿罷。”
這小子一看就有事要說。
垂拱殿是廊院式建築群,前後兩進。
第一進院落主要殿宇為垂拱殿,殿東西兩側帶有朵殿,過二十間東西廊後,轉到南廊,兩端各九間,中央夾一門。
第二進院主要建築即為擁舍七間了。其右側有一小門,通後殿。
殿南簷屋三間,設於垂拱殿前簷下,以抱廈形式存在。
趙昚坐到御書桌後,身影幾乎被桌子上的厚厚的幾疊奏呈遮住,對謝盛堂說道:“你先著人去宣禮部侍郎江君烈和國子監司業趙雲宸。”
然後又笑問李鳳梧,“說吧,有什麼事。”
李鳳梧已想好說辭,聞言朗聲道:“微臣雖只是個承事郎,且為科舉倍為忙碌,然微臣之初衷,當為天家分憂,有些話臣不得不說,還請官家恕罪。”
趙昚好笑,這小子,說話搞得這老氣作甚,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錢端禮啊洪适啊這些官場老油條啊。
誰能想到,這話的主人不過是個十八歲計程車子。
點頭示意,“但說無妨。”
李鳳梧率性放開了說,“因臣之過失,樞密使張浚致仕,令官家失去了守備兩淮之肱骨——”
趙昚瞪了瞪眼,打斷了李鳳梧,“原來你還知曉是你的過失啊!”
李鳳梧乾笑兩聲。
趙昚示意繼續。
“樞密使張浚致仕,兩淮守備以江淮宣撫使王之望為瞻,非微臣謬議朝臣,實乃認為,王使之才,不足以拒金人於江北,此等隱患並非遠慮,而是近憂。”
趙昚挑挑眉,好傢伙,才給了你點顏色,就要給我開染坊啊,竟然跟我說兩淮守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