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2/4 頁)
銑稱帝后不久,陸續投靠者絡繹不絕,而其中就有不少昔日洛水幫之眾。延至今日,這些人在蕭銑水軍當中已是有了一些地位。當得到訊息,知道遼東軍不日將圍攻江陵後,紛紛與洛水幫王二狗李巖慶等人取得聯絡,暗中策劃,準備將梁國水軍一舉拿下。
等到王思晨率領水軍主力到來後,這些內奸早就有所定計,暗中拖延時刻,等梁朝水軍想出動時候,才赫然發覺已被遼東水軍牢牢的堵住了出口,動彈不得。
梁軍水軍統領見勢不妙,想憑仗著船多,硬衝出去,但還沒到跟前,已是聽著一陣陣轟隆隆聲響,從對面戰船上噴出熊熊火焰,此外還有一些小型的圓滾滾的黑球狀物體,被遼東軍用船上拋石機投擲過來,到了這邊甲板上,發出一聲巨響,成群的散碎鐵片呼嘯著迸射開來,剎那間慘叫連連,死傷無數。
就在這時,從後軍中爆發出接二連三的吼叫廝殺聲,旋即就聽得後面有人高聲喊叫道:“梁國滅亡在即,要想活命的,一起降了吧。”
一石激起千層浪,旋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放下手中兵器,跟隨著一起喊著投降的聲音。那領兵大將眼見大勢已去,長嘆一聲,也放下了手中兵器,喝令全軍,投降了遼東軍。
水軍被拿下,蕭銑頓時沒有了任何可依賴的物件,迫於無奈下,率領文武百官,舉著白旗出了城門,哀聲道:“蕭銑罪該萬死,並非百姓之罪,還請各位將軍莫要亂殺無辜。”
楊戈不禁哈哈大笑,點指著蕭銑斥道:“到了此刻,你想起了百姓的好處。這幾年,梁國冰靈塗炭,民不聊生。你非但不能保境安民,還肆意妄為,濫殺無辜,今日還有甚麼臉面說這話。至於甚麼濫殺無辜,嘿嘿,你可曾聽說過,我遼東軍何時做過此等罪惡滔天的勾當?你還能有甚麼話說?”
蕭銑被楊戈說的面紅耳赤,卻兀自嘴硬道:“隋帝無道,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我蕭銑命運不濟,被你等擒下。但我蕭銑此心,敢比日月。無非沒有這帝王之命罷了。”
楊戈也不與他多說,直接吩咐下去,將他關押起來,擇日解送長安。同時號令梁國各地郡縣官吏,主動投降者既往不咎,若是負隅頑抗者,必格殺勿論。
梁帝蕭銑投降的訊息一旦傳開,梁國境內,大小官員無不俯首聽命,投降了遼東軍。
但還是有一部分兵將,平日在地方上聲名不佳,知道即便降了遼東軍,恐怕也得不了好,索性將所屬兵丁帶到了楚國,投奔了楚帝林士弘。
江淮被平定,隨即梁國被滅,再加上巴蜀已定,短短半年多時間,江南局勢已經截然不同。唯一還苟延殘喘的也只剩下了楚帝林士弘,此時的楚國內早已經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人心惶惶,軍心浮動,不少文武官員心裡都打著如何能體面投降的主意。
而林士弘本人,此時也是左右為難。就在梁帝蕭銑被困江陵之時,作為鄰居的林士弘雖然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但面對虎狼一般的遼東軍,還是畏懼不敢出兵。直至梁帝蕭銑投降,梁國盡歸遼東軍後,林士弘才隱隱感到有些後悔不迭。
此時遼東軍聲名顯赫,林士弘又畏縮不前,不少楚國兵將就動了心思,尤其是靠近邊境的那些守兵,紛紛與遼東軍進行接洽,準備投降事宜。
形勢愈見惡化,林士弘再三考慮後,卻並沒有屈從於遼東軍的淫威,反而是命令自己的弟弟,時任鄱陽王的林藥師,率兵兩萬進攻循州,想穩定後方大本營,再圖進取。
但林藥師大軍才到了循州城外,就遭到了早已投靠遼東軍的循州總管楊世略的頑強抵抗。一場亂戰之後,林藥師當場慘死,餘下兵將群龍無首,大敗而歸。
林藥師慘死的訊息傳到後面,頓時引起軍心浮動,全軍震驚當場。偏偏這時候,屋漏逢陰雨,林士弘的心腹愛將,豫章守將王戎,率領部下獻城投降了遼東軍。不少郡縣將領緊隨其後,紛紛投效遼東軍。
不過兩月有餘,林士弘所統轄的大楚帝國,已是分崩離析,不再有往日之繁華景象。林士弘率領餘下兵馬,敗走保安成山東(今江西安福東南)。
袁州人得知林士弘來,受其鼓動,竟群起響應,希望他能重振軍威。
這時,林士弘曾秘密去過一次豫章,和王戎密商收拾舊部,重行起事大計。原來王戎投唐並非出於真心,而是為了儲存實力,伺機再起。不料事機不密,被遼東軍將領張善安偵知。
張善安豺狼成性,馬上發兵攻打豫章,王戎兵敗被擒。
林士弘回到安成不久,餘部又被洪州總管若於則擊破,兵馬所剩無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