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
而更多進入親王眼中是大批敗逃回來失魂落魄的韓軍士兵和少數日軍士兵,亂哄哄狼狽不堪毫無秩序。一群群蓬頭垢面臉色發青擁擠在汽車上川流不息往南逃跑,沒有搶到汽車的就利用一切可以弄到的交通工具,包括牛車馬車和騎著不知道從哪裡弄來的各種牲畜,一路上丟滿了被他們遺棄的武器裝備,因為這些沉重的裝備大大減緩了他們逃跑的速度,公路上兩種語言交雜的咒罵聲充耳不絕。
親王暴怒了,他轉過身看著周圍低頭垂眉的日軍高階將領厲聲道:“廢物!全是廢物!大日本皇軍什麼時候變得這麼不堪一擊了!”
漢城防線搖搖欲墜。
訓斥完,朝香宮鳩彥餘怒未消道:“寺內司令長官,我決定後天在城內舉行閱兵儀式以壯皇軍聲勢,安撫民心振奮士氣並表明皇軍血戰到底捍衛皇國領土的決心!希望你配合安排一下。”“哈依!”
夜晚,漢城城郊一處隱蔽的貧民窟房屋內。“朝香宮鳩彥親王已經來到漢城,後天上午將和寺內壽一一起在漢城廣場舉行閱兵式。這裡是具體日程安排時間。”一個遮著臉的男子低低地用朝鮮語道。
對面一個整個人都隱藏在黑暗中而顯得五官模糊的削弱男人微微點點頭:“做的很好,事成之後我一定在少帥面前為你們請功。”男人轉而淡淡笑道:“朝香宮鳩彥親王,你大老遠跑到朝鮮也不容易,不準備一份厚禮送給閣下還真是失了我中華泱泱禮儀之邦的傳統呢。”一朵火苗騰地跳起,火光中朝香宮鳩彥的照片靜靜地燃燒了起來,點燃了男人嘴邊叼著的香菸。
5月15日,漢城,晴空萬里。上午9點,漢城市中心廣場上人山人海,聚集了大批日僑和漢城民眾爭相一睹朝香宮鳩彥親王的風采。廣場上到處高懸著太陽旗和裕仁天皇畫像,日本國歌《君之代》透過廣播響徹全城。空中十餘架日機呼嘯盤旋警戒並“壯聲勢”。廣場最北邊早搭好了高高的彩臺,彩臺的兩側太陽旗插的遍地都是,精心挑選的日韓軍儀仗隊拼命保持著精神抖擻的樣子立成方隊等待著閱兵式的開始。
9時15分,朝香宮鳩彥親王一身金黃色的皇族服飾在眾多日韓軍高階將官和數名朝鮮王室成員簇擁下緩緩登上閱兵臺,胸前日本皇族菊花金徽閃閃發光。頓時廣場上歡聲如潮國歌大作。親王一臉威嚴,聲音低沉如鍾宣佈道:“閱兵開始!”
廣場上,一排排日軍八九式坦克排著方隊隆隆駛過,碾的石板地磚吱吱發顫。然後是一排排軍裝鮮亮的日軍和韓軍警備隊官兵邁著雜亂的步伐透過廣場,朝香宮鳩彥親王和身邊的寺內壽一、小磯國昭及眾多日韓軍高階將領一齊敬禮。
在狂熱的日僑和奴化的韓民的歡呼中,朝香宮鳩彥親王透過高音喇叭發表講話:“。。。。。。此示諸皇民,此時暴戾之敵支那東北軍欲染指皇國朝鮮之土,當此危急關頭,吾百萬皇軍將與朝鮮王軍一併共進退,為捍衛大日本帝國尊嚴和朝鮮國之自由獨立而奮勇作戰,確保皇國之土不失和帝國皇民之安定。。。。。。”
下面山呼海嘯般響起一個個狂熱的口號:“天皇陛下萬歲!”“大日本帝國萬歲!”“誓死保衛皇國!”
廣場偏角一個街道拐彎處靜靜地停著一輛破舊的小汽車,司機目光如炬監視著車外的動靜警惕地看著不遠處不時遊蕩的日本憲兵。車裡一共四個人,後座一個戴著眼鏡容貌甚至有些像教書老師般儒雅的中年人望著坐在旁邊和前面副駕駛位置的兩個朝鮮人,聲音不高:“都準備好了麼?”
被問話的“朝鮮民族解放同盟”成員伊奉吉和李東海雙目炯炯有神一起道:“請王組長放心!”
中年人神色平淡點點頭:“11時45分,記住!一切按照計劃行事!”
“是!為了朝鮮民族的解放和中華民族的統一!”
“去吧!”
坐在後座上的東北安全部特別行動組組長王亞樵臉色凝重。目送著兩人離去後他緩緩摸出一根“工農”點著,吞雲吐霧悠然等待著自己一手導演即將震驚世界的的巨大戲劇的開幕。
(注:王亞樵(1887-1936),抗日英雄,民國時期傳奇義士。字九光,譜名王玉清,又名王鼎,別名王擎宇,出生於安徽合肥,人稱“民國第一殺手”。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進行三民主義革命活動,孫中山先生去世後轉入民間,成立江湖幫派“斧頭幫”進行對反動軍閥的刺殺活動,崇尚以“五步流血”的暗殺手段除暴安良救國救民。“九一八事變”後全力協助中國義勇軍與日寇血戰,淞滬會戰期間配合國軍十九路軍在上海浴血奮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