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頁)
使用。日本人控制下的日韓媒體在拼命露骨地向日本國民傳達一個暗示:北朝鮮的丟失不是皇軍的錯,全是負責協助和防守重要地方的韓軍戰鬥力差導致的,報道中甚至有這樣的語句出現——“韓軍在和皇軍同仇敵愾的作戰中,屢屢將正面苦戰對抗東北軍精銳部隊的皇軍的側翼丟棄暴露給東北軍,導致皇軍數次重要戰事都功敗垂成”,“韓軍投降人數是敗逃人數的數倍,東北軍減緩進攻力度的重要原因一是皇軍的頑強抵抗,二是因為要安置太多的韓軍俘虜”。而廣大韓軍將領上層則認為日本人唯一逃脫責任的辦法就是大肆誣衊韓國軍隊的無能,對此表示憤怒。處在同一戰線的日韓軍之間開始離心背德。
此時的朝鮮南方急於需要一個正面形象好好宣傳振奮日韓國民士氣,而最後關頭守衛龍源裡的日軍獨立第混成旅團3000官兵立刻成了搶手的例子。“被圍困的鐵桶般的第2旅團面對擁有重炮飛機且兵力是自己30多倍的東北軍圍攻仍然頑強作戰”、“他們的英勇表現讓十萬多皇軍和韓軍平安地撤離了東北軍的團團包圍”、“殺傷敵軍萬餘人,讓東北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一直戰至全體玉碎殉國”。
在裕仁天皇頒佈詔書宣佈“為龍源裡3000玉碎皇軍舉國哀悼三天”的時候,日本皇族朝香宮鳩彥親王(歷史上就是他直接下令對南京屠城,但是這個戰爭屠夫最後卻逃脫了懲罰一直安然活到93歲)親自“帶著天皇對前線皇軍將士的關切和對朝鮮戰局的迫切關注”來到漢城督戰。
5月上旬,由於日韓軍來不及構築防禦陣地,東北軍沿著江華灣一路南下。南浦、松林、沙裡院、海州、白川等城市在一系列攻堅戰中一路落入東北軍手中,此時東北軍第4軍前沿部隊已經抵達北緯38°線,距離漢城已經不足八十公里時候,日韓軍勉強攔住東北軍攻勢。由於東北軍入朝參戰各部官兵傷亡數字增大,而且此時後勤補給線拉的太長導致前線部隊糧食被服彈藥等物資供給上開始出現斷裂,東北邊防部下令前線部隊開始暫停進攻。趁著有了喘氣的機會,日本朝鮮殖民當局拼命宣揚:大日本帝國皇軍和韓國警備隊已經進入反擊時期,正在英勇北上即將光復平壤。而5月12日漢城的市民卻看到出現在市區空中轟炸機上塗抹的是東北軍的標誌。6架東北軍ZH…3C中型轟炸機雪片般投下大量的宣傳單,上面的文字和圖畫是“東北軍即將挺進漢城”。在漢城的日僑和韓國市民都糊塗了,不知道是自己的軍隊要攻進了平壤,還是東北軍馬上要殺進漢城,整個漢城內和朝鮮南部人心惶惶,驚慌不安的情緒像瘟疫般流行開來。
見到朝香宮鳩彥親王時候,寺內壽一的顏面上極為難堪。此時東北軍正在逐個擊破日韓軍一道道防線,其前鋒部隊已經逼近漢城。5月8號晚上當他在漢城政府廣播裡面正向市民保證漢城防衛固若金湯無懈可擊的時候,數發東北軍240mm遠端鐵道炮彈飛進了漢城市區,頓時引起漢城市民和日僑極大的驚恐,也相當於狠狠在寺內壽一的臉上扇了一個耳光。
從飛機上下來的朝香宮鳩彥親王一臉冷漠,面對寺內壽一等眾日本朝鮮派遣軍高階將官們的敬禮都沒有回禮。他對朝鮮戰局的潰敗和眼前這些人的無能極為不滿,話也不多,但是句句讓寺內壽一等人心驚肉跳:
“諸位可知道4月29日是什麼日子?”
“回親王,是天皇陛下的壽誕——‘天長節’。”寺內壽一知道不妙,冷汗淋漓。
“可你們卻在這一天兵敗如山倒,讓平壤淪陷於敵手。你們讓陛下在壽誕這一天寢食難安憂慮不堪,甚至都一日未曾進食。”朝香宮鳩彥語氣越來越輕,但是話中的分量卻越來越重,直讓眾日軍將官戰戰慄慄汗如漿出。
“臣、臣等知罪。”眾人惶恐道。
“諸位都是帝國之脊樑,陛下之肱骨。可如今卻一而再再而三讓陛下失望。陛下託吾交諸位一句話——東北軍一日沒有被趕回滿洲,請你們也一日不要回國。”朝香宮鳩彥親王冷冷丟下一句,“現在請諸位帶我視察一下前線防衛部隊。”
視察完“還算尚可”的漢城外前沿部隊,朝香宮鳩彥來到漢城北部屏障文山城。此時最接近東北軍的文山處於空前混亂中。從北方深山野嶺中撤逃回來聚合在這裡的日韓軍已經開始面對東北軍的猛烈炮擊了,城市外圍的防禦圈逐漸縮小,小規模的激烈戰鬥幾乎遍佈城市外郊區的每一個村莊和山頭。城內的日韓軍部隊一邊勉強抵抗一邊準備著後退而全力銷燬著來不及帶走的物資,大股大股的黑煙沖天而起,整個城市猶如沸騰即將噴發的火山口,烈火晝夜燃燒濃煙遮天蔽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