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第1/4 頁)
“嘩啦啦……”喜形於色的將領們紛紛熱烈地鼓掌起來。
“不過,用中山先生的話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沈上將收起笑容正色道,“這場戰爭還沒有結束,我們仍然任重而道遠,所以絕對不可掉以輕心,更加不能被眼前的勝利給麻痺而驕傲輕敵。首先,我軍目前面臨的困難也十分巨大,因為我們目前已經同時和蘇聯、美國、日本交戰,陷入了三線開戰的局勢,稍有不慎,我們就會陷入顧此失彼的境地;另外,如何維持我們現在的勝利果實以及我們所取得的戰略主動權,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下面,我宣佈張總司令的命令。”
軍官們紛紛肅然鄭重地望向沈上將。
“首先,美軍太平洋艦隊勢力已經被我們驅逐出了西太平洋,我們海軍要乘勝追擊並構建一道環太平洋的從蘇聯遠東白令海峽至夏威夷群島,再到土阿莫土群島、紐西蘭,包括西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東南太平洋在內的‘太平洋海上國防圈’,以確保我們的戰略優勢以及我們中國大陸、東北本土的軍隊安全;李中將擔任夏威夷地區兼中途島陸海軍總司令,牢牢地確保‘太平洋的心臟’控制在我軍之手;曲中將調任東南亞軍區總司令兼東南亞自治北區(即菲律賓,北區主席由李清泉先生擔任)守備軍司令;卞准將接任陸軍第四集團軍第19軍軍長之職,返回蘇聯前線。”
“為了防止日本軍隊在美國的援助下死灰復燃,我軍空軍的戰略轟炸機部隊將重點打擊日本本土的軍港設施以及日本聯合艦隊的殘餘軍艦,繼續讓日本變成一個被全面封鎖的死島。”沈上將目光炯炯,“我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勝利,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功於我們一開始就在張少帥的指示下重點發展航空母艦和海軍航空兵打擊力量的正確決策。各位,實戰已經告訴我們,航空母艦已經毫無質疑地取代戰列艦成為了新的決定海上爭霸勝利的主導力量!”
蘇聯,克里姆林宮。
“同志們,請坐吧。”蘇聯紅軍大本營最高統帥部的會議上,一個蒼老的聲音緩緩響起。
在座的蘇聯軍將領們、中央政治局委員們都低著頭,他們幾乎都不敢抬頭看斯大林,不是因為畏懼,而是不忍心。此時坐在會議首席上的斯大林與戰爭爆發之前時那精力充沛、豪氣萬丈的樣子相比,幾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斯大林滿頭的華髮幾乎在一夜之間變得雪白,他的目光甚至都有點呆滯而茫然,臉上橫七豎八爬滿了皺褶溝壑,嘴唇乾裂蒼白,握著菸斗的手在微微地顫抖,走路也步履蹣跚,己經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垂暮老人。被譽為“鋼鐵巨人”和蘇聯主心骨的斯大林彷彿已經到了被眼前這空前壓力而徹底給壓垮的時候了。
新西伯利亞淪陷給斯大林帶來的打擊太大了,烏博列維奇、朱可夫、科涅夫等一批被他給予了最後希望的將領們在戰役中全部陣亡,整個新西伯利亞方面軍的幾十萬部隊除了第五坦克集團軍倉惶逃脫外也已經全部覆沒。蘇聯東大門被撞開後帶來了一系列的反應是空前惡化的。一個半月內,東北軍的西、東、北三路集團軍群兩百五十萬大軍沿著西伯利亞鐵路交通大動脈在遼闊的西西伯利亞和中亞上高歌猛進、掠地千里,如入無人之境般。
8月19日,鄂木斯克被東北軍攻佔;27日,東北軍第五裝甲集團軍攻取了車里雅賓斯克,隨即又佔領了秋明;同日,東北軍第四集團軍輕取葉卡捷琳堡。至此,東北軍已成功將中蘇展現推到了亞歐大陸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9月上旬,東北軍東路集團軍群輕取哈薩克、吉爾吉斯坦、塔吉克三國首都;18日,烏茲別克和土庫曼在東北軍和伊朗、伊拉克、阿拉伯四國聯軍的夾擊下被迫投降;24日,東北軍東路集團軍群與西南亞三國聯軍在鹹海南部的昆格勒會師,貫通西南亞和中國本土的“中亞石油通道”被東北軍打通;至10月初,中亞五國80%的領土全部被東北軍佔領。
不但如此,阿富汗國王、巴勒斯坦共和國也乘火打劫地宣佈加入軸心國集團,並相繼對蘇聯宣戰。此時的軸心國,恰恰如同一團不斷蔓延的烈火,在蘇聯的大地上熊熊燃燒著。兵敗如山倒的蘇聯政府此時還能控制的國土僅僅剩下烏拉爾山以東、頓河以北的以莫斯科為中心不到500萬平方公里的地區。而不幸中的萬幸就是當蘇軍各部都節節潰敗的時候,高加索方面軍獨獨擊潰了土耳其軍的進攻,穩住了蘇聯最後重工業區和糧倉的安全。
東線戰局急劇惡化的同時,西線東歐的情況也已瀕臨崩潰的邊緣。列寧格勒被德軍和芬蘭軍堵得像鐵桶般水洩不通。9月1日,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