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1/4 頁)
和八艘“長春”級驅逐艦以及十二艘U型潛艇一起劈波斬浪地拉開一排雪白壯觀的浪花,所有的軍艦眾星拱月地圍繞著一艘體型巨大威風凜凜的艨艟鉅艦。戰艦的飛行甲板上,一排排銀光閃閃的戰機密密麻麻排列著,身穿海魂衫的水兵們英姿勃發地排成整齊的隊伍立於軍艦上,東北軍第一艘航空母艦………………“秦皇”號在今日正式完工並交付東北軍海軍服役了!
親臨完工成軍儀式現場的張學良一身戎裝意氣風發地立於軍港瞭望臺上凝望著遠處海面上的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東北軍海軍副總司令沈鴻烈上將和海軍參謀副長董彥傑上校也豪情滿懷地站在一邊。董上校如數家珍地向張學良介紹著航母的資料:“秦皇”號中型航母,標誌排水量為23800噸,滿載排水量達到27500噸;動力系統為10臺大功率鍋爐和4臺“泰山”型蒸汽汽輪機,四軸運轉,主機輸出功率可達17。5萬馬力,最大航速達到35節;艦長275米,飛行甲板寬40米,可搭載105架各型艦載機,官兵編制為1600人;主要自衛武器為155mm雙聯艦炮2座、88mm高射炮8門,37mm四聯高射炮12門和2座600mm“長矛”魚雷發射管。
“‘秦皇’號的綜合戰鬥力絕對冠居目前世界各國同型航母之前列!另外三艘‘漢帝’號、‘唐宗’號和‘明祖’號也會在一個月內陸續完工!這些航母的水兵和艦載機飛行員也都是從德國實地培訓完畢的!”沈上將神采奕奕地猛一揮手,“少帥!我們就要有世界一流的海軍了!”
“甲午恥,終必雪!”張學良凜然長聲道。他目光如炬,在張學良雄心勃勃的構想中,第一批四艘中型航母的建造在一定程度上是東北海軍軍工業對建造大型水面艦艇的探索和嘗試。在這個得到德國方面大力支援的過程中,東北軍船舶製造工業學習到了大量的技術和經驗並間接培育了很多專業人才和熟練的工人技師,已經逐步擁有了自主設計和建造航母的能力。按照張學良的命令,第二批每艘排水量達到48000噸並以中華民族三位偉大先祖的名字所命名的三艘重型航母………………“黃帝”號、“炎帝”號、“蚩尤”號的建造工程已經分別在仁川、青島、威海衛這三大軍港啟動開工。屆時,擁有3艘重型航母和4艘中型航母的東北軍海軍才能算是有了與美、日、英等國海軍爭霸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爭資本。
各方記者狂閃的鎂光燈中,張學良昂然上前向全東北和全國發表了簡短的實況演說,宣佈中國東北海軍有信心有能力捍衛中國海疆防線並即將解放臺灣、海南、琉球群島等淪陷海島國土。隨即,在雄壯的軍樂聲中,張學良鄭重地向“秦皇”號首任艦長王梓上校授予軍旗……這一刻,世界為之震驚,中國為之振奮!全中國成千上萬各個家庭內或者大街小巷上聚集在收音機、電臺廣播前的中國人聽著張學良氣吞山河的雄壯宣言時紛紛熱烈盈眶,更有難以自抑情緒的東北軍海軍官兵和國軍海軍將士們激動地互相抱頭失聲痛哭。中國人遺失數百年的航海夢和擁有強大海軍的願望在這一天正式重拾和實現了!
八月上旬,朝鮮海峽上方的萬米高空中,密密麻麻的銀色戰影遮天蔽日。第一批300餘架東北軍“飛豹”戰略轟炸機攜帶著大量的航空炸彈、雲爆彈、燃燒彈氣貫長虹勢飛躍海峽,勢不可擋地撲向日本本土,展開了對日本戰爭機器終極毀滅的大轟炸行動。此時,中日戰爭的勝利天平正越來越快地倒向了中國一方,勝利的曙光已經在東方地平線上遙然出現。
第一百零九節轟炸日本
“風雲烈,驚雷嘯!號鼓響,旌旗耀!
鷹隼沖天軍威壯,萬里碧空萬里營!戰鷹凌雲遮日月,獵隼御風遨天地!
劍指蒼穹衛藍天,血汗永鑄華夏魂!前進!前進!中國空軍在前進!……”
當掩映在密雲濃霧中的日本本州島益田地區那蜿蜒的海岸線越來越清晰地出現在東北軍飛行員們的視野中時,每架“飛豹”轟炸機上的機組航空兵們都忍不住激動地身軀微顫,甚至紛紛流出了滾滾熱淚。復仇的時刻終於來臨了!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的航空兵們情不自禁一起齊聲高唱起了《東北空軍進行曲》,雄渾激昂的戰歌久久響徹在了朝鮮海峽的上空,並漸漸地瀰漫向了日本本土的領空。這是中國空軍對日本展開大規模戰略轟炸前的宣判之聲,更是日本即將被毀滅和死亡陰影所籠罩前的死神彌撒曲!
“參照導航圖!開啟雷達無線電系統!確認目標!”東北軍空軍第5轟炸大隊大隊長周庭芳上校微微顫抖的聲音在“飛豹”龐大的機艙內迴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