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1/4 頁)
迫縉浦竦墓ナ葡攏�岫�比站�北簧鋇鈉吡惆寺洹5比眨��本��45旅和馬占山的騎兵第1旅一齊攻克了會澤,同時,川軍第185師和第288旅也順利拿下大橋鎮;次日,宣威城在川軍第175、第177、第180師和川軍第275旅組成的三路大軍秋風掃落葉般的猛烈攻勢下僅僅不到兩天便易主,駐守這裡的日軍第131師團草野支隊被殺的丟盔棄甲幾近全殲,進攻宣威的川軍一舉殲滅日軍6000餘人,取得了川軍重建後的第一次大捷;5月1日,頻頻捷報再次傳來,東北軍第1步兵旅和川軍第188師兩部跋涉兩天一夜翻越烏蒙山,在中央軍第90軍李文部的側擊掩護下出其不意突襲並輕取滇黔交界的重地六盤水,成功截斷了兩省日軍在陸上第二大鐵路交通運輸路線;8日,東北軍第45步兵旅、川軍第178旅以及中央軍李仙洲第92軍等部乘勝追擊滾滾南下,一路橫衝直撞所向披靡,兵鋒直指昆明;15日,更好的訊息又傳了來;廣西境內桂軍精銳的第31軍在白崇禧上將的斷然命令下盡數出動沿著“百色…盤縣”猛攻向曲靖,一下子在西南日軍的後背上狠狠地插了一刀。短短大半個月,西南日軍被打的首尾難顧、一片混亂。
國軍在西南戰區的反攻突破,極大地鼓舞振奮了全國民眾和各路國軍的民心士氣,同時相當程度地啟用了華東戰區和華南戰區的雙方僵持對持局面。五月中旬,華東國軍各部在李宗仁上將和顧祝同上將的指揮下對頑守淞滬地區的日軍頻頻發動中等規模的攻擊行動,陸陸續續蠶食了數十座上海周邊日軍用以防禦的外延城鎮,戰果頗豐;華南戰區的國軍各部亦不甘示弱,六月初,薛嶽上將也抓緊時機調兵遣將發動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大反擊戰,激戰一個多月下來,不但成功穩住了衡陽保衛戰的局勢,並且還接連收復了湘、贛、閩三省的大片失地。一時間,在華日軍全線震動、攻勢頹疲,各路接連失利並整體上隱隱已露出了敗跡。
三大戰區不斷髮來勝利捷報,直看得坐鎮武漢的蔣委員長樂得合不攏嘴。隨著心情極好的最高當局每天頻頻大筆一揮地下達嘉獎令,軍政部以何上將為首的一批副部長、各級處長等頭頭們可謂忙的不亦樂乎,每天都有不少於五名的軍政部中將級高參人員攜帶著委員長親自批准的嘉獎令、頒發的各種等級的國軍勳章以及大筆大筆的現金和支票坐著東北制的運順飛機從武漢四面八方飛向各大戰區各前線部隊,以傳達“中央國府和委員長對國軍有功部隊的親切慰問以及殷切期待”。而《中央報》、《大公報》、武漢中央廣播電臺等國府咽舌宣傳機構開足馬力宣傳的“各戰區國軍勇猛攻勢及取得的輝煌戰果”更加讓全國陷入了抗戰勝利即將到來前的歡騰喜悅中。如此光明的戰爭趨向,甚至都引發了國府內部一些樂觀人士丟擲了“三個月內就能將日軍全部驅逐出中國大陸”的說法。而或多或少受到這些“非主流說法”影響的蔣介石在頻頻頒佈嘉獎令的同時也屢屢命令各部“繼續再接再厲,早日收復失地光復河山”。
電文紙張輕若鴻毛,但上面的命令卻沉重如山,這種沉甸甸的壓力很快便轉移到了各部官兵的肩頭上。隨著時間的推移,西南戰區各部在快速前進途中累積的各種問題也隨之逐漸暴露了出來。首先便是這春夏時節整日連綿不斷地陰雨,不但讓官兵們攜帶的乾糧都長滿了毛茸茸的白毛,還嚴重遲滯了部隊的追擊速度,滂沱大雨還造成大量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每天被從山上滾落下來的石塊砸死砸傷的官兵便多達上百人。而日軍在牛欄江防線被突破後也改變了狙擊戰術,神原幻羽中將命令從前線撤下來的日軍部隊統統化整為零分成小股的襲擾游擊隊,藉助複雜的地形和惡劣的天氣做掩護,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儘可能拖延中國軍隊向昆明前進的腳步。
作為先遣部隊的東北軍第45旅上下官兵被這些山魈鬼魅般的日軍搞得疲憊不堪並厭惡不已。雲貴高原的山巒丘陵在這梅雨季節內終日被雨汽迷霧所籠罩,加上山裡茂密的樹林和叢生的藤蔓荊棘,使得前進中的官兵只能看見幾米之外的場景。冷不防間,一梭子三八步槍的子彈或幾顆手榴彈就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突然飛到了官兵們的頭上,而且日軍還在一些山道隘口等中國軍隊必經之路埋設了大量的地雷,這種地方加上這種天氣根本不需要對地雷進行專門的偽裝,日軍直接把一籮筐地雷往地上一倒,被雨水沖刷的泥土很快就會“非常自然”地掩蓋住了這些殺器。因此,45旅各部不得不出動大量的工兵在部隊前面探路排雷。
最讓楚奇明等軍官們頭痛的還是部隊的後勤補給問題。由於各部都已經深入雲南的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