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4 頁)
著他們,補了一句:“脅麼?你們幾個不也是整天閒著沒事,拿本破書只知道研究戰略戰術,還不就是兵法嗎!我張飛十歲就會了!五十步笑百步!”
這一下所有人在也抑制不住全部笑得前仰後合,包括一向嚴肅認真的高順也忍不住笑出聲來。誰都想不到張飛整出這麼一句!
高勇興半天才勉強吐來說道:“看來張都尉還是有很好的學習啊!”
等到眾人都笑得差不多了,高勇才繼續說道:“根據參謀部幾位軍師的分析,制定瞭如下作戰計劃:此次討伐董卓,我軍兵分兩路。第一路由高都尉統領,文謙(樂進)、俊義(張頜)、文遠(張遼)為輔,率領第黑騎師,第3、4、5龍騎師共兩萬兵馬,秘密進兵至箕關一帶,然後伺機渡過黃河待機。假如董卓由洛陽向長安方向退兵,高都尉立出奇兵,一部迅速佔領洛陽,保護朝廷大員及其家眷,同時對於搶劫殺掠計程車兵一律殺無赦,特別是匈奴兵一律處死;一部在董卓經過之後插入董卓兵馬之中,儘量收降兵、百姓押回東北。假如董卓死守洛陽,那麼高都尉引兵攻佔函谷關、潼關切斷洛陽與長安之聯絡,一邊將當地百姓引往遼東,一邊等待督軍府進一步命令!”
四個人同時起身行軍禮答道:“遵令!”
高勇繼續道:“另外戲軍師也將與你們同行÷還是那句話:此次兵少,作戰時需儘量於區域性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減少己方損傷,新軍士兵訓練週期長補充緩慢,且多有父母妻兒,高勇消他們士氣高昂出征光榮平安凱旋!”
說到這,高勇突然唾一下,緩緩道:“講到士兵平安回家,勇想一位詩人的名詩: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哀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人!”(陳陶《隴西行》)
屋內眾人同時動容,被其中淒涼與哀怨感染。高順肅然起身,隨後眾將一同站起,同聲回道:“請主公放心!屬下必將此詩銘記於心!”
看到眾將堅毅的神情,高勇明白他們不會因為自己枉顧士兵生命。片刻後,高勇接著說道:“第二路由高勇親自統領,率領第機步師和第龍騎師去會會應詔起兵之人。隨行人員有翼德(張飛)、興元(典韋)、仲康(許褚)、子龍(趙雲)、子義(太史慈)、奉孝(郭嘉)。此外,黃都尉統領右北平、遼西駐軍,秦風、魏明和李政輔助,嚴密監視漁陽、烏桓的動靜;孫泰統領三江郡駐軍配合馮玉行動,與中部鮮卑一起壓制素利、宇文莫槐;沮公、荀公坐鎮奉天統籌全域性!”眾人同時起身應諾。
高勇唾一下說道:“甘指揮官聽令:命你率領第、3艦隊於琉球群島中尋找一座合適島嶼作為海軍基地,然後伺機進軍夷州(即今臺灣省),並在夷州建設軍事據點和軍港,為督軍府日後出兵做好準備。”
甘寧問道:“主公,如果夷州當地人不服管束該當如何?是不是要……”
高勇看懂了甘寧的意思點頭道:“與夷州當地人的交涉要儘量秉持和平公正原則,若其不識好歹放著好生活不要,那就不要怪我們,給予你便宜指揮及開戰的權利!務必將夷州全境納入奉天管轄範圍!”看到甘寧會意,高勇轉頭對於禁道:“於校尉,你這位後勤部長可是任務最重啊!需同時負責三路軍隊的給養補充,此番出征的幾萬人全靠你和你的後勤部了!”
已經十分精通後勤與新兵訓練的于禁昂然回答:“請主公放心!但凡有一名士兵捱餓,于禁願提頭請罪!”
任務分派完畢,政務院與督軍府立即高速運轉起來。調動各種軍用物資,徵召預備役人員填補防禦,制定進軍與輸送輜重補給路線,海軍兩支艦隊開始進行遠航前的最後檢查與給養補充,準備出征的部隊也開始向右北平集結‖時在遼西北部的草原上,負責防守的龍騎兵也加強了巡邏,準備應對烏桓可能的偷襲和進攻。
十餘天后,兩萬五千騎兵和五千步兵全部集合完畢,按照預定路線分頭出發。
……
天下各鎮得到討董詔書後紛紛響應:第一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起兵三萬;第二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起兵二萬;第三鎮,冀州刺史韓馥,起兵三萬;第四鎮,豫州刺史孔,起兵三萬;第五鎮,兗州刺史劉岱,起兵兩萬;第六鎮,河內太守王匡,起兵一萬;第七鎮,陳留太守張邈,起兵一萬;第八鎮,東郡太守喬瑁,起兵一萬五;第九鎮,山陽郡太守袁遺,起兵一萬五;第十鎮,濟北相鮑信,起兵一萬;第十一鎮,北海郡太守孔融,起兵一萬;第十二鎮,廣陵太守張超,起兵一萬;第十三鎮,徐州刺史陶謙,起兵兩萬;第十四鎮,西涼太守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