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2/4 頁)
果您願意,可以經常到臣府內來玩。只是需要請您忘記自己弘農王的身份。此外還要麻煩太后多多照顧。”
何太后見到欣喜的兒子和兒媳,已經下沉的心突然再次上升,那是一種出現消的象徵。她拂袖擦拭掉眼淚,說道:“我會照顧好我的孩兒的。我最後一次以太后的身份感謝高卿家!”言罷向高勇深施一禮。
高勇對何太后說道:“這也是為了補償臣內心的愧疚之意。還有,臣會為你們報仇的。”
不久,公園湖邊一座普通的府院住進了三口人,一位美貌婦人以及她的兒子及兒媳。周圍的鄰居都十分的熱情,但是這份熱情之中還混雜著些許恭敬,因為府院的牌匾‘逍遙居’是由東北八郡的大都督高勇親自題寫。
自此,作了幾個月皇帝的劉辨安心在此生活∴年後,劉辨靠著學識成為最高議會議員,也成為種高勇的鐵桿派。其長子劉奉官至警備部部長,次子劉天成為最高巡迴法院大法官。
' '
第二章 諸侯討董(上)
初平元年(公元89年)十二月,刺殺董卓未遂的曹操亡命逃回老家陳留。回到家中,曹操將在洛陽所遇之事告訴其父曹嵩,並打算散盡家財招募義兵去洛陽討伐逆賊董卓。
曹嵩雖然年事已高,卻仍精神健碩。聽完曹操敘述,曹嵩手捋鬚髯沉靜道:“僅憑曹家財力招募義兵恐怕不足!在陳留境有一位孝廉衛弘,此人疏財仗義,家資豐厚,如果能得其相助大事可成!”
次日,曹操於家中設宴邀請衛弘。宴席上,曹操慨言:“當今漢室主弱,董卓逆賊專權,欺君害民。吾想討伐此賊,自恨力不從心。聽聞衛公仗義,消能相助吾等招募義兵討伐董賊復興漢室!”
衛弘聽罷,飲下烈酒康慨言道:“吾早有此心,只恨未遇真英雄。今見曹公忠義言行,便知吾願能得以所償!”言罷衛弘起身向曹操深鞠一躬。
於是,孝廉衛弘傾盡家財資助曹操募兵買馬。曹操更在募兵代一杆大旗,上書‘忠義’二字,而後向天下各鎮發出討董矯詔,其中特別叮囑去往遼東之人,無論如何要將檄文送到高勇手中!
曹操開始募兵後,感其大義而應者雲集。其中有山陽鉅鹿人李典字曼成,曹操留其為帳前吏;後又有夏侯(字元讓)、夏侯淵(字妙才)各引千人來投;曹操兄弟曹洪(字子廉)、曹仁(字子孝)各引千人來投。十餘天內募兵五千餘,曹操更加緊整練兵馬。衛弘早出晚歸勸說陳留富戶豪族捐獻家財為曹操部曲購買衣甲旗幡。
不久,奉天高勇得到這份讓東漢徹底走向分裂的矯詔,其大意為: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興義師,共洩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文到日,可速奉行!
高勇細閱矯詔,心中感概萬千:“這份矯詔如果是我發出的話,恐怕根本沒有幾人響應!曹操畢竟家族龐大,關係網紛繁纏繞,所謂樹大根深也指此點。不過,曹操你也就是風光這一次,以後恐怕再也沒有如此風光的日子了!”
待眾人閱讀完詔書,高勇道:“這份雖然是假詔!但曹操此舉確是順天應人!然而這順天應人的後果恐怕……不管怎麼說,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卻是一個機會!”
除幾位謀士,其餘眾將均露出不解身情。郭嘉嘴角掛著一絲自信和狡詰的微笑,暗地裡向高勇眨了一下眼;戲志才合上雙目細細體會其中深意;沮授好像沒事的人一樣,手捋鬚髯安坐椅上;陳群經過幾年鍛鍊老成許多,不過因為民事部的繁重工作,他的額頭開始有了皺紋留下的痕跡;而心中一直消大漢能夠變好的荀在看到這幾年中原百姓的困苦後,對比遼東百姓的好生活,他的內心也出現動搖。如今看到曹操所發詔書雖然不是皇帝親自發出,但是它所代表的絕不僅僅是討伐逆賊這麼簡單……它的背後隱藏的是一個王朝的悲涼!荀的忠心在這種悲涼麵第一次有了無力的感覺……
沮授聽完高勇的話,對其他幾人說道:“看來老哥幾個又要忙一陣子了!這個董卓也真是會挑時候,早不來晚不來,偏偏授打算休假的時候他來!”
戲志才轉過頭對沮授道:“元華別生那個董卓的氣!其品行惡劣、無眼無珠天下盡人皆知!反正假是修不成了,乾脆將這口氣撒到他身上吧!”
張飛在一旁扯著嗓門嚷道:“軍師、參贊別管休假了,有仗打還不好!這兩年閒得都快憋出鳥來了!”
眾人此話逗得大笑起來。張飛不解地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