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1/4 頁)
著主體地位,農稅的減少直接導致官府入不敷出,為了維持政權不得不加重賦稅,加重了賦稅又引發了更多的自由農(有自己的土地,僅夠生活)成為佃農,土地加速向地主豪強集中,並最終引發了農民暴動朝代更替。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高勇借鑑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策略:土地改革!當然這些都寫在其他的地方,發給眾人的冊子僅寫著實施辦法。
首先,於農耕前徹底清查三郡所有土地狀況,登記造冊並畫出三郡土地分佈圖,分為農業耕地、城鎮用地、林地、水源地、沼澤地、山地等數類,務求嚴謹細緻。因為歷來土地清查工作都會受到各種阻力,尤其是握有大量土地的世族豪強。此次,為防不測,暫時先不動他們,而是將重點放在荒地、無主地上面∩郡府出錢僱傭民夫將靠近河邊利於開渠灌溉適合耕種的土地清理出來,不過對於水源地、林地等要給予保護。
其次,按照每戶五十畝的標準,將土地劃撥給農戶使用,並簽署協議書,土地所有權歸郡府,農戶僅擁有使用權,協議每籤一次時效五十年,到期時雙方無異議便可自行延長五十年×地可由子嗣或指定人繼承。若無人繼承,待協議人故去後土地收歸郡府。此外,規定首年稅率為30稅一,次年為40稅一,從第三年起每年均為50稅一。不過,郡府擁有根據環境臨時加徵農稅的權利,當然要取得相關機構的批准作為無償使用土地的代價,農戶需在五十畝土地內栽種一定數量的樹木,當郡府需要徵用該土地時,可用另外五十畝土地交換,在賠付相應的搬遷補償後,農戶必須無條件服從。
再次,藉助劃分土地的時機,將郡內百姓重新集中安置,以城池為中心輻散,或沿河流呈條形分佈。
閱讀到此處,荀十分不解,問道“主公,如此實行,雖然農業得到恢復,農民逐漸富足,但是郡府少了這一大塊稅收該如何運作?難道僅靠商人繳稅嗎?況且現在三郡商稅僅佔稅入的一成,少了農稅郡府絕難維持!還請主公三思。”
高勇解釋道:“這一點荀公不必擔心,稅收嗎……勇自有辦法。至於那些農戶,則是勇有意使其富足。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樂!農戶有了餘錢會購買衣服、鞋帽及一應家居用品,這些皆是商人所賣,商人因此而有了收入,有了收入就要繳稅。換句話說農民依然要向郡府繳稅,只不過以前他們是被迫的,以後他們是自願的。呵呵!這點與減免苛捐雜稅是一樣的。”
第二步,建立基礎手工業。高勇要求三郡利用各種資源儘量多的招收幽、冀、並三州的木匠、鐵匠、泥瓦匠、燒陶匠等等手工藝人,以許諾郡府給予安家費和優厚報酬為條件,將他們招至玄菟郡,具體工作待計劃實施之後再詳細布置。
此外,高勇特別囑咐趙勝打探巨匠鄭渾的情況,“得知其下落後派人告訴他想知道如何提高鍊鐵爐溫的方法就立刻趕到幽州玄菟。如果他不願意……把他綁來也行!到時候我自會解釋。”
趙勝點頭應諾,心道:“主公夠狠!不願意來就給綁來,還好當初我主動投靠,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眾人各自離開安排工作。此時已近晌午,高勇來到後院,幾名老木匠早已等候多時,卻仍未從最初的震驚中恢復。得知太守相請後,幾人擔驚受怕了好一陣,雖然新太守口碑好,可是當官的誰又說得準……
推門而入,高勇首先開口道:“年前把幾位鄉親找來多有唐突,如有怨言還請鄉親海涵!”言罷抱拳施禮。
幾位木匠嚇了一跳,大半輩子了不曾見過一位這樣的官員,更何況眼前的是一郡的太守。“撲通”、“撲通”幾人相繼跪倒不停叩頭:“太守相請是草民的榮耀,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裡來的怨言?”
高勇笑著將幾位扶起,“剛剛在前堂商討政務耽擱些時間,不知不覺已近晌午,老幾位看樣子出門時肯定沒吃飯。如不嫌棄,午飯便在這裡解決,我請客。”說完不等幾人拒絕便直接讓王信準備。感動得幾人熱淚盈眶,不知說何是好。
高勇示意幾人坐下,自己由內屋取出十餘張圖紙交給他們,說道:“這些圖上所畫的器械是郡府近期內要用的,幾位是郡內技藝最嫻熟的木匠,看看能否按圖造出。”這些是高勇憑記憶畫出的早期紡紗機及織布機的圖紙。
幾人拿著圖反覆細看,或眉頭緊皺,或神色凝重。這時,王信帶人將準備好的午飯送來。高勇把手一擺:“先吃飯,然後再慢慢研究。”
幾人恭敬的將圖紙放在案邊。午飯陸續端上,食物雖然簡單卻仍有葷菜,主食是兩張烙餅。看到如此午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