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4/4 頁)
陛下幼時當過您兩年的國策太傅。求陛下念在舊情,饒他一罪。”
晏回落下筆,靜靜看她半晌,淡淡出聲:“結黨營私,貪汙受賄,賣官鬻爵,謀逆不軌,樣樣都是重罪。尤其這回朕中毒,你魏家連同史、厲兩家挑唆百姓,助紂為虐,按律當誅九族。”
說到這裡,他語氣一轉又說:“只我大盛朝從未有過誅九族的先例,朕又念在你多年代掌後宮的份上,將流放之刑改為了抄家並貶為庶民,已經是輕罰了。”
更重要的是,誅九族與流放乃是重刑,帝王一人說了不算,得由刑部、御史臺、大理寺共審,不如抄家省事。
德妃面如縞素,卻斬釘截鐵地駁道:“我爹一心為國,如何會生出謀逆之心?定是有心之人栽贓陷害,求陛下明鑑!”
這謀逆一事並未列在魏大人的罪名中,因為主使另有其人,晏回怕打草驚蛇,沒有多說,只沉聲道:“你若好奇,自己去問問你爹,朕也想知道他為何會生出這謀逆之心。”
德妃一顆心沉到了底,她頹然跪在地上,望著龍椅上的人慘然一笑。這些年來兩人漸行漸遠,曾經的良人早不是舊時模樣,連她這般悽慘的模樣都不能得他半分同情了。
德妃陡然哭喊出聲:“嬪妾明白了……是不是賢妃挑唆陛下的,她懷上了龍嗣,這是嫌我擋了她的路!”
晏回聽得頭疼,不欲與她再爭辯,揮了揮手說:“你退下吧。”
*
此番抄家陣仗極大,連宮裡都傳得沸沸揚揚的,只是長樂宮的嬤嬤吩咐底下的人不能在娘娘面前嚼舌頭,沒人把這事告訴唐宛宛。她知道的時候已經是三日後了,還是關婕妤閒聊的時候說起來的。
當天晌午晏回回了長樂宮,剛提起筷子便聽宛宛問他:“陛下,魏家為什麼要抄家啊?”
她這會兒懷著孩子,其中內情晏回不願意與她說,怕嚇到她,更怕嚇到自家娃,言簡意賅答:“他家犯了錯事。”
“犯了錯事……就要抄家啊?”唐宛宛睜圓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