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頁)
建委(負責公司基建工程、建材、房產開發、路橋施工)
電信部(負責公司電力開發、供電、資訊中心、通訊)
水利部(負責公司供水、供熱、排水、水資源開發、農田水利)
當然,這些部門很多都是空架子,但現在先把各部門的架子支起來,以後再一步步完善。他們的工作千頭萬緒,很多工作都要從頭做起,好在現在公司還算穩定,很多工作都在實施階段。
確立了各個部門職能以後,他們又就入冬之前的海參崴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了討論。首先就是大批遼民越冬住房的問題,這是一件大事。磚混結構的住房,時間肯定是來不及了。他們也沒想到一下子湧進來這麼多的遼民,徹底打亂了他們原來的計劃。
所以現在當務之急,就是如何解決海參崴開發區的這幾萬遼民的衣食住行。建委副主任任朝新本身就是東北人,他還是在山區農村長大,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們老家生活在老林子的山民,他們建的房子,我們叫它木克楞。選用山林中的紅松,油質多不會腐爛,把大樹砍倒了就可以用,也不怎麼拾掇,連樹皮都留著,地基也不用。
沿著房框四邊向下挖出約30厘米的土溝,將圓木橫臥在四周,上面用圓木層層壘加,垛成嚴嚴實實的木牆。圓木的頭兒伸出牆外,縱橫相交,用斧頭看出溝楞,讓原木緊緊咬在一起。屋牆中間的位置,內外各立一根木柱,緊緊夾住木牆,能使屋子更牢固。
在圓木之間和縫隙的地方墊上苔蘚,苔蘚只要陽光、溫度適宜,它就會生根。能緊緊地附著在圓木的接縫處,遮得嚴嚴實實。再冷的天氣也能抗住。屋內的木牆抹上黃泥,再壘上火炕,在過堂生火。就算在最冷的大山裡都能扛過去。
屋頂可以用紅松鋸成一尺多長,簡單的劈成木片。然後壓上橫木或石頭。還可以用樺樹皮或松木板皮子。如果房頂再搭上樑,修成45度角,就是再大的暴風雪,屋頂都存不住雪,免得壓塌了屋子。
這種屋子的優點很多,首先是就地取材,這裡漫山遍野的大樹,我們可以隨意取用。二就是不用怎麼精雕細琢的,找一幫遼民跟著幹兩天就會了,而且速度快,還不費什麼力氣。三就是這種屋子保暖,圓木加泥巴的牆壁有一尺厚,還有火炕取暖,我們還可以在門上掛幾層棉簾子,就是最冷的臘月屋子裡都很暖和。
這種屋子雖然看著不起眼,但建屋的木材多為松木,耐用、耐潮、還耐腐蝕,老家山裡的人用了幾十年都不帶倒的。最主要是不用怎麼花錢,也不佔用我們的資源。”
感謝兩棵樹、頭疼也不行、書友141130、南海冬蟲各位的打賞,也感謝阿歷的打賞和平價票,謝謝大家的支援,你們的支援,是茶頭最大的動力
第六十九章軍事委員會
任朝新的建議得到了絕大多數委員的贊同,科委的吳海也提了一些建議:“也不能像老任弄得那樣寒酸,遼民以後也是我們的一份子,這次我們的物資裡,有大量的瀝青和油氈紙,可以在屋頂的木瓦下面做一層防水處理,既可以防雨,也可以禦寒。
雖然不用地基,但我還是建議,把屋子的地面挖個一米深的坑,過幾天我們的蒸汽機就要大量使用,會產生大量爐灰渣,我們可以把爐灰墊到屋子的地下再埋上土,然後用水泥簡單的抹一下,這樣也浪費不了我們多少資源。”
任朝新笑道:“我這不是合計著給公司節省點兒嗎,再說你看那個臨時工漁村的房子,不也是那樣,人家祖祖輩輩在那裡住,也沒見著哪家房子倒了。而且我們在俄軍的被裝倉庫,弄到了大量的毛氈,可以每人給一塊,讓他們墊在底下,再套上我們給他們發的軍用睡袋,那就應該沒問題了。起碼在我們磚混房下來之前,他們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屋子裡過冬了。”
王和也笑著道:“即然這樣,那我們就把這事兒定了,老任你親自來主持這件事,讓老吳過去幫你們。這可是關係到我們海參崴幾萬遼民越冬的大事,你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任朝新表示無論面對多少困難,也要完成公司交代的任務。而且他還保證,入冬前,一定讓公司的員工住進嶄新的新房,並且把各個專案的基建工作做好。
接下來大家又討論了海參崴的供電問題,當初技術組在臨海就已經做出了蒸汽發電機的樣品,經過大量的試驗執行,效果非常好。安裝也很方便,只要有足夠煤和水就能長時間運轉。
缺點就是能耗高,效費比低,體積大顯得很笨重。還有就是不環保。但這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