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多,要想在東宮隱姓瞞名待著而不被人識破,單憑她一人之力,無論如何難以做到。
你想想,當年楊氏被逐出東宮,夏氏隨著離開,其後又以花坊雜役的身份暗中潛回,這其中必須打通哪些關節才能如此?“芙蓉繼續問道。
“姐姐莫非擔心太子不肯上鉤,想雙管齊下?”劉才人見芙蓉點頭預設,才思忖著說下去。
“東宮花坊隸屬太子內坊管轄,但增減值事人等,必須經執掌東宮庶務的詹事府查核、用印方可,因此,夏氏要以雜役的身份重入東宮,太子內坊和詹事府這兩處是繞不過去的,其中以詹事府最為緊要。”
“詹事府?我記得上任太子詹事,太子的舅舅吳弼早在鑾駕回京前就調任陝州刺使,接替他的是誰?”
“姐姐好記性,吳弼外任後,太子以東宮和元帥府合署為名,令當時的元帥府長史柳毅兼掌東宮庶務。
柳毅於三年前堅辭相位,飄然歸隱,這幾年實際主持詹事府日常事務的是太子左右庶子林樹和曾慶則。
算起來,夏氏重入東宮的時間正是他二人調來東宮後不久,姐姐要查,不妨從此著手。”
“你知道這兩個人的來歷嗎?”芙蓉像是發現了新的獵物,緊盯不捨。
“林樹,我一說,姐姐準能想起,他就是當年彈劾楊氏權相的那位狀元御史。
曾慶則嘛,好像是從東京洛陽調任過來的,具體的,我就不知道了。
這兩人在一處共事煞是有趣:林樹錦心繡口,一肚子的學問,長得卻活脫一個猛張飛;曾慶則呢,表面上看起來一副文弱書生的模樣,但聽說其技擊之術冠絕京城呢。”
“聽起來這兩人都不一般哪!”
芙蓉在廳內來回走著,過了好一會兒,她方轉身對劉才人說道:“好啦,你回宜春宮去吧,我會派人暗中保護你的。太子如叫你,只管放心的去便是。”
劉才人心中忐忑,遲疑著問道:“秀兒今日出了綺華臺的門,不會再也見不到姐姐了吧?”
芙蓉微笑著上前拉住她的手,撫慰道:“虧你還是娘娘親自調教出來的,怎麼如此信不過娘娘?再者說,藥是來興兒拿給太子的,太子也未必會相信他的話不是。”
劉才人仍不肯離去,囁嚅著又問芙蓉道:“秀兒離開娘娘身邊時日已久,對娘娘的心思遠不及姐姐摸得清楚,有一個疑問秀兒始終琢磨不明白,不知姐姐肯否指教?”
“妹妹請講。”
“娘娘如今膝下無子,她迫不及待地除掉太子,莫非已找到了替代人選?
據秀兒所知,現下已成年的十幾位皇子無論人望、才幹,還是出身、勳業,似乎找不出一位能和太子相提並論。
就算是太子被廢,倘若沒有合適的人選替代他的位子,咱們早晚還不是白忙一場,所為何來呢?“劉才人終於鼓起勇氣,把久藏在心底的不解說了出來。
芙蓉對皇后心中所想自然是一清二楚:親生兒子雖然沒了,但她自己不是還在嗎?本朝又不是沒有過女主執掌天下的先例。
但皇后的這份心思無論如何卻不能對劉才人實說。
於是,她莞爾一笑,故作神秘地答道:“我道是什麼事,原來妹妹在替娘娘操心哪。
不過,做姐姐的要勸妹妹一句:主子要咱們知道的,自然會告訴咱們;主子不願咱們知道的,最好別亂想亂問。
妹妹問的是除掉太子以後的事,姐姐現在只能對你說,到了那時一切自會有分曉,斷不會叫妹妹失望的。”
正在這時,一名侍女進來稟報道:“太子左庶子林大人和內坊管事謝公公為上元夜宴之事前來求見。”
芙蓉一怔,旋即示意劉才人到屏風後迴避,自己則迎出了門外。
太子自初二回宮後一直沒來過馬廄,送走了景雲叢,有心多陪陪景暄。景暄對近些時日宮內發生的事有所耳聞,苦於身子弱,出不了門,無法到凝香軒去面見太子,今天得了這個機會,自是也想和太子多呆一會兒。
兩人叫錦屏收拾了個什錦火鍋,圍坐在暖暖的炕桌前邊吃邊聊。錦屏看著小小的屋內這溫馨的一幕,不知為什麼,鼻子一酸,竟淌下兩行淚來,她怕景暄看到,忙閃身出了房,卻險些和急衝衝而來的來興兒迎面撞上。
來興兒把錦屏拉在一旁,壓低聲音道:“我有要緊事稟報太子,你進去請爺出來。”
錦屏抹著眼淚啐道:“呸,你好大的膽子,竟要太子出來見你!”
來興兒只得耐下心來解釋道:“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