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1/4 頁)
現在的燎原之勢,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的藥,因此崇禎只好吞下自己種下的苦果。
第二百四十一章 襄陽政權
自成水淹開封將孫傳廷等擊敗,孫傳廷狼狽逃竄入山東鎮的強大,李自成追擊的軍隊到了山東的境不久就停止了追擊退了回去。田見秀已經攻下襄陽,在牛金星、宋獻策等人的說服下,李自成終於打定主意,不再流竄,在襄陽建立政權,李自成這個想法也是建立在實力急速擴大的基礎上,現在中原地區已經沒有任何一支大明的軍隊可以撼動流寇的地位。
李自成在離開河南以前,決定收拾左良玉部,左良玉失去湖廣總兵一職後,一直將他的十多萬雜牌軍隊佈置在信仰附近,雖然左良玉的戰力李自成根本就看不上眼,但總不能讓河南留下這麼一大股部隊不是,因此李自成率領大約十五萬大軍朝著信陽進發。
左良玉聽說李自成朝著信陽進發,沒有一絲抵抗的心思,他的想法只有逃,左良玉率領十多萬大軍在信陽附近大肆劫掠以後,就朝著武昌逃竄。李自成看到左良玉逃往武昌,繼續追擊,左良玉到達武昌後看到李自成緊追不捨,連忙又朝著九江逃去,一路上不斷有士卒掉隊,左良玉也沒有心思去管了,等到左良玉趕到九江,手下計程車卒掉隊或者逃散者足足有兩萬多人,使得左良玉大軍的數目回落到九萬五千人左右。
左良玉被李自成殺的屁滾尿流,洪承疇初敗,可以現在湖廣附近已經沒有能夠威脅到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率領大軍開往襄陽。襄陽地區的人民聽說農民軍快要到來,紛紛“焚香頂禮,牲酒遠迎。”可以說襄陽附近的民心已經不在大明而在流寇。
到達襄陽後,牛金星、宋獻策等人激勵勸說李自成建立政權,李巖也是極力勸說李自成成立政權,而且要比其他人上心地多,李巖看到了戰火對百姓的影響後,非常痛心,如果李自成一直這麼流竄下去,百姓就會長時間的遭受戰爭之苦,如果李自成建立了政權,將湖廣納入統治中,那樣一來百姓所受到的苦楚就會少一些,因此李巖在建立政權的事情上不遺餘力。
李自成現在軍隊已經超過了二十萬,正朝著三十萬升去,而且自從進入襄陽以來,大量的青壯申請加入部隊,如果不是考慮到糧草、軍餉承受能力有限的話,李自成地大軍現在至少能夠達到五十萬。一個人如果有了勢力,那麼膽子就會大起來,現在李自成掌握了這麼多軍隊,又佔領了大片的土地,使得李自成也渴望建立政權,因此李自成猶豫了幾天終於答應建立政權,不過按照李自成的意思,他不是登基當皇帝而是建立大元帥府管理佔領地地方。原來攻取開封時,李自成已被流寇推舉為“奉天倡義營文武大將軍”。
到南下湖廣襄陽等地區時,李自成的威望進一步提高,被推為“奉天倡義營文武大元帥”。
李自成打算在襄陽建立政權的事情遭到了曹操的反對,曹操這時候也被推舉為“代天撫民德威大將軍”,雖然名號是代天,但不能向全軍釋出命令,因此在進入襄陽之前,李自成取得了流寇的統治權,這個統治權也標誌著流寇從原來的一盤散沙逐漸統一,除了張獻忠之外,所有的流寇隊伍已經全部聽命於李自成,因此李自成地威望也到達了頂點。
雖然李自成已經取得了統治權,但流寇從分裂走向統一併不是一帆風順,一些流寇將領比如曹操、張獻忠等人,原來都是流寇的領袖,和李自成是平起平坐的,各營之間是合則留,不合則去,保持著行動的完全自由,現在卻要改為嚴格的上下級從屬關係,許多人心中還是有疙瘩的,而且做到完全服從是相當困難的,更有人不服從李自成的號令,如張獻忠,還有河南地小袁營。曹操也是一個有實力的領袖,他如何能夠放得下架子完全聽命於李自成,他之所以投奔李自成,完全是由於和張獻忠鬧翻,一個人無法在官軍的夾縫中生存,而且曹操的志向也不如李自成遠大,因此曹操所喜歡的就是流寇路線,因此李自成想建立政權地事情遭到了曹操的極力反對。
從兩個人地稱號就可以看出兩人不可調回的矛盾,一個奉天,一個代天,天豈可代?當大明官軍地實力較強的時候,這些人能夠放棄心中地隔閡一致對外,但當外部的壓力一小,內部不可調和的矛盾就再次暴露出來。
李自成感到自己地權威受到了挑戰。因此他不得不考慮收拾掉曹操。使得流寇有且只有一個掌權者。李自成和手下地謀士、將領經過幾次商議最後下定決心除掉曹操。
李自成進入襄陽地第一件事情就是宴請曹操。曹操也知道他和李自成地矛盾已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