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啟帝師孫承宗。
崇禎四年帝師孫承宗督師遼東,因大淩河之敗連遭閹黨彈劾,重壓之下不得不上疏引疾求退。崇禎帝為平息朝議,準其歸籍,因此一直賦閒在家。前些日子他聽說韃子再次入寇中原,連破牆子嶺等關隘,殺將掠民,而大明文臣束手,武將怯戰,致使韃子長驅直入,蹂躪京畿。自己卻使不上任何力氣,沉悶之餘便去泰山拜訪一個隱居老僧聽禪,以解心中苦悶。後來又聽說韃子大軍南下,擔心家中有事,便匆匆連夜往回趕。
一路上孫承宗不停的催促車伕快走,到了高陽附近,看到逃難的難民,孫承宗更是焦急。除了必要的休息,幾乎馬不停蹄往回趕。幾日馬車的顛簸,加之年歲又大了,讓他昏頭腦漲,疲憊不堪。因馬上就能趕回高陽,又從難民口中得知韃子尚未攻到高陽的訊息,不由放下心來,一個人坐在車中閉目眼神,忽然感覺車子停了下來,不由撩開馬車前簾問道:“怎麼停下來了。”
“老爺,你看看這麼多難民,將門堵得死死的,沒法走了。”
望著水洩不通的南門和絡繹不絕的難民,孫承宗不由皺了皺眉頭,自言自語的說:“這個雷之渤是幹什麼的,亂成這樣了,他也不說派兵維持一下。再說韃子還不一定能攻下攻不下高陽,不想著堅守城池,怎麼都急著逃難呢。”
車伕不知怎麼答孫承宗的話,只是眼巴巴的看著他。
“這裡一時半會是進不去了。我看還是轉到西門進城吧。”
西門雖然沒有南門那麼多人。但是也擠滿了人。孫承宗地馬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進了城。孫府地家丁遠遠地看到孫承宗地馬車。忙迎了上來。其中一個叫孫七兒地比較伶俐。一邊將孫承宗扶下車。一邊說:“老爺。你可回來了。大家都等著你老呢。”
孫承宗對他笑了一下說:“我走地這些日子。家裡可好。”
“老爺。韃子就快打過來了。家裡正忙乎收拾東西呢。現在都忙成了一團了。”
孫承宗不由一愣:“收拾東西?”
“是啊。大少爺說縣城八成是守不住了。準備出去避一避。這不正忙著收拾呢。老爺就回來了。”
孫承宗的臉色一黑,叱說:“簡直是胡鬧,鉁兒怎麼這麼糊塗。”
孫七見老爺生氣,嚇得再也不敢說話,只是小心的扶著他向裡走。
孫承宗向來對下人沒有什麼架子,只是素來久居上位養成的那股氣質,讓這些下人對他又敬又怕,因此他一生氣,孫七一時間噤若寒蟬。孫承宗看到孫七那副小心翼翼的樣子,不由自失的一笑,自己的涵養功夫一直是自己最引以自豪的,現在這是怎麼了,不像是原來的自己。
就在孫承宗自責的時候,他的大兒子孫鉁已經迎了出來。孫承宗劈頭問道:“怎麼你也準備逃難?”
孫鉁見孫承宗臉色不快,小聲說:“父親,我也是為家裡著想,為您著想啊。”
“糊塗,我們怎麼可以和那些沒有見識的鄉宦士紳一樣,置國難而不顧,不思齊心抗敵,只顧逃命。孫家的臉都讓你丟光了。”
孫鉁心中早就知道父親一定不會同意出去避難,只是他知曉父親在韃子心中的地位,因此在擔心父親的安危之下不得不做出去避一避的決定。孫家很多人聽到他同意出去避一避,不由歡呼雀躍,急不可待的便收拾東西。
孫鉁被孫承宗說得臉一紅,但還是勸道:“父親,韃子的揚武大將軍、貝勒嶽託已經放出風聲要攻破高陽捉拿父親,而勤王的大軍或敗、或不敢與韃子交戰,尾隨觀望,韃子已經攻破定州了,不日既至。謠傳這個嶽託有三萬多大軍,我們小小高陽無論如何也守不住啊。父親,我看我們還是暫避其鋒吧,我已經讓人傳出風聲去江南探親……”
孫承宗用鼻子冷冷的哼了一聲:“你這不是掩耳盜鈴嗎?為父世受國恩,今韃子入寇中原,患不得死,不患不得生。豈可學那些鼠輩,望風而逃。今日只有督率全家和鄉民,死守高陽,以報國恩。”
“父親……”孫鉁仍有所不甘,還要勸說。
“不必多說,告訴所有的家人將搬出來的東西都放回去,準備兵械守城,我去拜訪雷知縣,與他商量一下如何守城。”話落連屋都沒有進,轉身又去縣衙拜訪雷之渤。
雷之渤聽到孫承宗拜訪,心中不由一苦,怕什麼來什麼,便朝身邊的師爺說:“秉義,這位孫學士來訪,看來我們要走的話不那麼大容易了。”
雷之渤的師爺趙秉義咳了一聲:“大人,他來他的,我們走我們的,他孫承宗想赴國難已全忠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