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2/4 頁)
慘烈,每天都會有數千人傷亡,範純佑先後派出十幾位信使向知州滕子京求救,為了守住防線,滕子京冒險派出了慶州府半數以上的兵馬支援範純佑固守安疆寨和花池寨一線的河岸。
萬萬沒有料到西夏另一支兵馬早就繞道鄜州葫蘆河,從東南殺來,包圍了慶州府,範純佑帶兵回援時遭到伏擊,退回花池寨。
西夏大軍連續三日強攻慶州城,守城大軍傷亡慘重,知州滕子京一口氣派出十幾個信使,全部石沉大海。
後來他將全部希望寄託在一位放羊的張老漢身上,這老漢乃是一個啞巴,並不識字只是知道他是大宋人,奉知州滕大人之命給環州趙大人送去一條羊皮腰帶。
張老漢當晚坐著竹筐縋出城外,在死人堆裡東躲西藏了好久才避開了西夏軍的營地,後在荒山野嶺中走了三天三夜才來到環州,幸好北上途中遇到了趙澤的修路大軍,才揀了一條老命,將那條藏著密信的羊皮腰帶交給了趙澤。
翌日清晨,趙澤命楊文廣為先鋒官,帶兵一萬去慶州解圍,隨行將官三人牧雲寒、狄寧、盧俊。因為軍情緊急,必須加快行軍速度,趙澤調撥了三千木牛流馬給楊文廣,以便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由陸路趕到慶州。
折小蘭本來也打算隨楊文廣一同前往慶州的,但楊文廣沒有同意,她只好暫時留在通遠城,趙澤給了她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看住寧令哥防止他被人暗殺,若是能夠幹好這件事,也是大功一件。
折小蘭雖然心裡不太高興,但是在上官梅和百花的竭力安慰下,她還是留在通遠城。一來算是完成趙澤交代的使命,二來算是看在上官梅的面子上,三來她想趁著沒人之際好好修理下寧令哥看他還敢不敢再像跟屁蟲似的粘著她。
環州援救大軍上路的當晚,趙澤命郭邈山、湯林、黃奇鎮守歸德堡;司馬光、賀林、魯成、黨軍子等人留守通遠城。
他親率馬步軍三萬南下解救慶州,隨行將官有張載、焦演、焦振華、任遷、晁方、李鐵槍、陳順、滕雄、湯林、劉滬、趙士廉、吳風、吳浪、吳霞,牛家族首領奴訛、党項部首領蘇吃囊。
歐陽春、許豬、張虎、趙籠負責押運糧草在後,乘木牛流馬由陸路南下。
三日後,趙澤的三萬大軍抵擋慶州與楊文廣的一萬大軍合兵一處,跟西夏來犯之敵大戰在慶州府北鳳川鎮,這一役趙澤傾注了全力,用土炮大破西夏萬人騎兵隊,木牛流馬大軍高速機動側翼襲擾,中軍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戰術,將西夏大軍逼入鳳川鎮內,避戰不出。
至此,趙澤的關門打狗戰術初步完成,只留了東南方一個出口。
經過半天的準備,趙澤動用了二十門土炮對鳳川鎮進行了輪番轟擊,在長達一個時辰的密集打擊下,鳳川鎮被炸成了一片廢墟,原有的防禦工事徹底被毀,西夏軍損失慘重,傷亡近萬人。
黃昏前,西夏軍統兵使李涼帶領殘部萬餘人馬衝出鳳川鎮,朝東南方葫蘆河倉惶逃走。
渡河時,遭到埋伏在對岸的環州重機槍掃射,剎那間,人仰馬翻,中彈身亡者不計其數,李涼在率軍猛衝的途中被流彈擊中落水身亡,餘者大半被射殺,只有一小部分逃竄入鄜州地界。
趙澤在鳳川鎮大破西夏騎兵後,乘勝追擊兵臨花池水,涉水強攻對岸。
經過半日的戰鬥收復了慶州西北三座邊城,徹底擊退了來犯之敵。
環州軍大獲全勝,傷亡不過三千餘人,極大地鼓舞了慶州守軍計程車氣。
得勝當日,慶州致果校尉範純佑找趙澤商議兩家合兵一處,馬上北出慶州,掃蕩盤踞在保安軍的西夏大軍,收復失地,但趙澤沒有同意,他的理由是敵情不明,不能倉促起兵否則會很危險,古往今來多少將領都是敗在驕傲這二字上,一旦勝利了就昏了頭,以為從今往後所向無敵了,結果沒過多久便陰溝裡翻船,從此一蹶不振,進攻保安軍的事必須謹慎從事。
範純佑覺得趙澤的話也頗有道理,酒宴開始後便不再提及此事,決定先探聽了西夏人的虛實後再商議進兵之事,這樣才能保證萬無一失,他父親范仲淹在經略慶州時也是這樣的,謹慎絕對沒有壞處。
其實,趙澤純粹是在為自己打算,他不想硬碰硬,經過慶州一場大戰,彈藥庫存就快見底,用來自保還不夠,強行進攻的話,天才知道會出現什麼情況。
所以,趙澤打算先等一段時間,琉球運來了彈藥後再準備開戰。
二十二。平步青雲
慶曆七年,八月。
河北路大名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