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3/4 頁)
馴之,也似乎是馴不服的。下官和王大人、留大人等都親有體會……這個……不管如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全都是要被他罵回來的……”
留夢炎見他提到自己捱罵的尷尬事,哼了一聲,馬大人便連忙住了口。
王積翁快步上前,道:“這件事如今是個僵局,以臣愚見,要麼是文天祥退一步,要麼是皇上退一步。既然文天祥脾氣這麼硬,那麼臣斗膽……斗膽……”
真金微微笑道:“怎麼,你還想讓皇上讓步不成?”
只聽王積翁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道:“臣不敢!臣是想懇請太子上奏皇上,若是能令文天祥出家做個道士之類,准以釋放,當能皆大歡喜。當今聖上治國寬容,海納百川,儒、釋、道、回各得其所,如果將天祥以道士身份釋放,那他也就儘可以潛心清修,不必出仕入朝。此舉也決然無損聖上英名。不知太子意下如何?”
奉書在櫥櫃中聽到這番話,心裡咚咚咚的,跟著王積翁的磕頭聲,跳得飛快,眼前豁然出現了一片嶄新的天地。王積翁這個提議,是明明白白地指出,對於文天祥,除了勸降、處死,還有第三條路可走。
真金對此顯然有些出乎意料,靜了好一陣,才說:“你起來。幾位大人都是這個意見?”
只聽椅子聲響,又是幾個人站了起來。謝昌元說道:“老臣……贊同王大人的提議。”
倪大人懷疑地道:“讓文天祥出家做道士?他肯?”
王積翁站起身來,撣了撣衣服,笑道:“不管他肯不肯,只要聖上下令,到時把他的頭髮一束,枷鎖一開,他難道還能賴著不走嗎?只要把樣子做足,風聲傳出去,老百姓都會知道聖上的仁愛吐哺之心,誰管文天祥願意不願意哩?等他出了大都城,就算他立刻自殺,咱們也不會擔那個迫害忠良的惡名啊。”
奉書聽他這麼一說,不由得又憤怒起來:“原來你只是想假惺惺的做個樣子,好顯得你們皇上寬宏大量,根本不是關心我爹爹死活。”可心底深處又隱隱約約地想:“若是他們真的能把爹爹放出來,不管是讓他做和尚、做道士,還是做別的什麼,都無所謂。到時候我會去兵馬司衙門口接他,好好照顧他,小心不讓他尋死,陪他回家鄉,侍奉他頤養天年。”這麼想著,眼眶就溼了。
此時客廳裡議論紛紛,五六個人同時在說話,有些說王積翁這個提議太過草率,有些說這樣未免便宜了文天祥,有些人卻覺得這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請太子點頭同意。
奉書屏息凝神,辨認著每一個聲音、每一雙腳步,慢慢聽出了些門道。真金、和禮霍孫兩人自成一派,一唱一和,雖然也同意釋放文天祥,但始終希望將他收為己用。王積翁、謝昌元則是主張將文天祥無條件地“釋為道士”,以彰聖上容人之德。他們顯然是有備而來,話裡話外,已將種種細節全都安排妥當,極力敦促太子前去說服皇帝,促成此事。而留夢炎、麥朮丁則堅決主張殺掉文天祥,以除後患。
另外幾個人則有些舉棋不定。留夢炎巧舌如簧,幾次將王積翁噎得無話可說。麥朮丁則似乎是背後有皇帝撐腰,幾次對王積翁、甚至對真金出言不遜,說他太過倚仗南朝蠻子,違背祖宗成法。
奉書聽得頭暈腦脹,加上櫥櫃裡空氣不通,慢慢的便覺得眼皮沉重。迷迷糊糊中,忽然心中一動:“難怪師父命我用心記住這些人的話。他知道僅憑王積翁一個人,並不一定能順順利利地說服太子,將爹爹釋放出來。他知道一定會有留夢炎這樣的大漢奸出言反對。今日這番討論不管結果如何,我都得逐字逐句地向師父彙報,以便讓他考慮下一步的對策。”
想通了這一點,便摒棄了心中雜念,強打精神,用心聽著,一面暗暗給王積翁加油,詛咒留夢炎喝茶嗆到。
可留夢炎卻始終喋喋不休,說個不停,忽然噹的一聲放下茶盞,冷冷道:“王大人一心將文天祥救出苦海,居心為何,下官雖然不得而知,但我只問一句話,王大人有沒有想過,文天祥會不會領你這個情?就算你放他出來,難道他會乖乖地做一輩子黃冠道士?”
王積翁顫聲到:“留大人這……此話怎講?”
“以王大人的聰明才幹,難道不知下官的意思?倘若文天祥復出,號召於江南,那會是什麼局面?王大人得多生幾顆腦袋,才擔得起這個後果?”
廳中一下子靜了下來。王積翁結結巴巴地道:“這個……下官哪有什麼居心,下官是一心為聖上著想的……下官可以作保,文天祥再沒有那個實力號召江南……”
留夢炎道:“文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