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3/4 頁)
到宗哥河,一共進行了三場大會戰,場場重創西夏人,保守的估計李元昊折了的兵力能達到十萬人。第二場大會戰吐蕃人同樣用了水淹之計。
趙曙有些不大滿意,又問:“那麼府麟路戰役,西夏有沒有遭到過這樣的重創?”
他所說的府麟路戰役,乃是一系列戰役的總和,苗繼宣的麟州保衛戰,高繼宣的三松嶺之戰,折繼閔的府州保衛戰,張岊王凱王吉的第一次兔毛川會戰,張亢的龍門川之戰,收復豐州系列戰役,琉璃堡之戰,柏子寨之戰,張亢李元昊王對王的第二次兔毛川大會戰。
李元昊打一場敗一場,兵力折傷近半,最終不得不退出府麟路。
文彥博想了一想說道:“府麟路那次戰役進行的時間很長,很零碎,西夏傷亡不可估算,不過依老臣想,兩相應當彷彿吧。”
這是一箇中肯的評價,若拋去開始的豐州之失,兩場戰役宋軍傷亡情況差不多,都是以輕傷亡大敗西夏人的,擊斃的西夏人府麟路那邊更多一點,大順城會戰抓俘的卻更多一點,綜合起來也差不多。兩場戰役動用的兵力也差不多,雖然府麟路打得更長更辛苦,不過宋朝派出的援兵真的很少,幾乎是府麟路當地的駐兵以及折家軍與當地百姓綜合起來,打敗李元昊的。環慶路這一戰動用的兵力也很少,如果將強人壯馬一除,官兵也少得可憐。
若看戰跡,環慶路這一戰勝得更光彩,因為時間很快,而且打得更果決。
若看難度,府麟路那個難度更高,那可是李元昊親自帶兵的,李諒祚指揮能力能與李元昊相提並論麼?
反正是大捷吧,呂公弼說道:“恭賀陛下,恭賀大宋。”
趙曙顯然也十分高興,一張病臉上露出滿滿的笑意,心裡想到,若每一戰都象這樣打,何愁財政之困?
這一戰也會用掉不少錢,戰前的撥款,戰後的獎勵撫卹,不能當真全指望著賣戰俘吧。還有器甲的損耗,可能得花費五六百萬貫。
現在宋朝財政吃緊,這個五六百萬貫又會替這個吃緊的財政戳上一個大窟窿。
不過相比於宋朝以前其他戰役,這個花費已經少得不能再少了。就如澶淵之戰,宋朝當時花費了七千萬貫,那是宋真宗時的物價,換到現在,可能會達到一億四千萬貫!
因此這個錢花得真心不多。
然後樂一樂吧,趙曙讓太監將錦盒開啟,大家一起看龍手。
“這就是李諒祚的手啊?”大夥兒七嘴八舌地議論,一邊議論一邊笑意昂然。
司馬光說道:“陛下,這樣不妥,前線將士胡鬧,陛下不能隨前線將士失去儀制。李諒祚終是國主,尊卑有序,以其失手而狎玩之,實及失之大雅,充盈戾氣之舉。”
趙曙正高興著,加上司馬光也有從龍之功,因此說道:“將它拿下去吧,等西夏使者過來,讓他們帶回西夏。”
太監將“龍手”又裝回錦盒,趙曙說道:“頒告天下。”
一個濮儀之爭,讓大臣失望,讓許多懷念趙禎的百姓失望,因此這場大捷得利用起來,看看,這就是朕即位後所帶來的勝利。
有的大臣不大樂意,不過確實是大勝了,而且蔡挺也低調,將功勞歸於趙曙,歸於兩府宰執,說皇上你與兩府排程有方,再歸功於三軍將士,說三軍將士感懷朝廷恩德,奮勇向前,這才取得的大捷。
管趙曙與兩府宰執屁的事啊!
都火燒眉毛了,兩府仍在財政上斤斤計較,差一點就壞了大事。
但這正是蔡挺高明的地方,這麼一說,你們還好意思顛倒黑白麼?
趙曙揮手,準備讓大家散去。
這也不對啊,一場兩國的大型戰役嚴格說起來得分為戰前準備,大會戰,戰後。
這個戰後很重要,往往處理不當,明明戰勝的,反而卻失了實利,往往處理得當,那怕戰敗了,照樣撈取好處。現在宋朝大捷,如果高明的話,得繼續謀劃如何利用這場大捷,而不是等著西夏人發牌,再來被動的應付。
還好,有一個人主動立功來了。
來了,陸詵。
西夏大軍出動,陸詵不知道上哪裡去了。
但現在他十分被動,於是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使者。
宋夏和議那個賜幣共分成四個部分,一個是拜年,宋朝賜銀五千兩,絹五千匹,茶五千斤,這是壓歲錢,拜過年後,由西夏使者帶回西夏。
一是賀乾元節,也就是宋朝皇帝的生日,回賜銀一萬,絹一萬,茶五萬斤,這個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