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部分(第3/4 頁)
他只說了一句,你們到代州前線看一看,有什麼話兒等你們看過了回來再說。
代州有什麼,不妙,兩個遼使想到了一處,立馬衝向代州,不過遲了。
兩國龐大的軍隊再度開火。
九月二十,斡特剌向宋軍發起了猛攻,這時候他們糧草所乘無幾,如果不是投奔的西夏人帶來許多糧食與牲畜,早就沒得吃了。
因此遼國三軍幾乎都在拼命。
然而問題是這一拖又是一個月,給了宋軍更多的時間,各個山道上的軍寨基本修建完善,後方又調來更多供應與武器,俺們沒有小視你們遼軍,而且你們在拼命,但我們不出來與你們作戰,只是防守罷了。
這是西軍,宋朝最強的軍隊,連連大勝之下,士氣旺盛到了極點,而且這次朝廷賞賜頗厚,先前的一批賞賜已經由各地官府交到他們家人手中,又因為置了郵驛司,他們家人透過信件往來,將這條訊息通知了他們,士氣越旺就是越旺。
之所以有這個安排,乃是懲鑑宋太宗高梁河一戰不賞而敗的。
兵力上也佔據著絕對的優勢,遼軍雖然看上去人數不少,但將民夫與西夏的難民們扣除了,還有多少戰士?
並且倚寨而守,本身就佔據著優勢,種種因素下,無論遼軍如何拼命,始終不能攻破宋軍的道道防線。
耶律大悲奴也從河東發起了進攻。
這幾員遼將其實也挺能打的,但關健現在隔著這道黃河,大悲奴也表示頭痛。
這時隨軍的幽州三司副使劉伸提出了一條建議,造船顯然來不及了,但可以筏木為排,用鐵鏈絞在一起,然後將末端放下,藉助水流,衝向對岸。雖然這段河流不算太湍急,但比河口渡那邊要湍急得多,那麼水流必將木排衝向對面的河灘。再派勇士搶渡,佔據灘頭。再於這些木排上加設扁舟木板,置成正式的浮橋,大軍西渡。
似乎是一條不錯的主意,大悲奴便採納了,對此宋軍似乎也無奈之,畢竟神臂弓距離夠不到,火炮也做不到全面覆蓋,況且現在炮彈真的很貴,遼軍不怕犧牲,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將所有石頭搬走,幾個巨大的木排成形。
斡特剌向宋軍發起進攻時,大悲奴也命令將木排放下,在浪頭催擊下,幾排木排衝向河西灘頭,許多遼兵藉助木排向對岸衝過來。折克行只好下令放箭,有遼兵被射死,有遼兵因為木排在浪頭中顛簸,顛到大河之中,但在大悲奴重賞之下,更多的遼兵跳上了木排。
就在這時候,忽然上游飄過來一捆捆高梁秸,同時水面還有許多油漬,到了木排這裡,一起阻塞住了,大悲奴連連下令撤兵。但來不及了,宋軍一支支火箭射了上去,河中心立即騰起大火,大半遼兵燒得七死八活。
木排計劃宣佈失敗。
然而這次火攻卻給大悲奴一個靈感,灣口那邊有好幾個不錯的渡口,最下面的渡口就是河口渡口,位於東勝州城的西邊,離州城只有數里地,並且一旦渡過黃河,離金肅城也僅只有二百餘里地,只要上了對岸,在兩路遼軍合擊下,宋軍兵力再多,也會大敗。而且東勝州城離這邊不是太遠,一天行程就可以將大軍轉到河口渡了。
但問題是宋朝於大河上泊著許多戰船,這些戰船上皆置有箭垛,如果遼軍想要渡河,宋軍只要將船舶駛過來,躲在箭垛裡放箭,遼軍就無法在河邊活動了。
不過現在卻有一個現成的辦法,在他的命令下,一部分遼軍向河口渡轉移,還有一部分騎兵來到河口渡的上游,準備牧草捆,至於猛火油,遼國很早就有了,只是缺少了相關的提煉技術,沒有宋朝的威力大罷了。
準備妥善,準備開始火燒宋朝戰船,但這時候宋軍忽然派出兩艘船,他們也拖著木排,藉助這一帶無數個灣口的優勢,用鐵錨將木排置於河中心。上游的草來了,油來了,一個個阻在這兩排木排前面。遼軍傻了眼,這當燒還是不當燒?他們不燒,宋軍替他們燒了,一支支火箭射過去,火光熊熊,卻沒有燒到宋軍的一根毛。
大悲奴更急,一鼓作氣,二鼓竭,三鼓衰,斡特剌在河西不用斥候打探,也知道這時候是在拼命,但久不見大軍渡河,這口氣衰下去,十幾萬兵馬也就沒有了,而且連帶著自己這支軍隊士氣低落,說不定宋軍挾勝渡河,幾十萬兵馬葬送在這裡,那才真正成了國運之戰。
迫於無奈,他想了許久,最後又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猛攻牟那山。現在宋朝派船隻密佈在牟那山以東的河面,也就是原來遼國的河段,但攻下了牟那山,等於將河段延伸到三岔灣,宋朝船隻那麼多,河段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