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第3/4 頁)
,為白種人所公認的最好的兵源是華人。
他們具備了紀律性與忍耐心,吃苦耐勞,勤奮拼搏,擅於思考,曾經這個民族是尚武的民族,骨子裡依然有著對戰爭的無比適應性。
朱尓典反覆的找上李安生的家門,想要說服對方,允許英國在中國招募華工。
但是李安生很洞悉對方的詭計,那就是先把人弄出去再說,到時候讓他們上戰場,有了一個開端,就能習慣成自然。
到時大不了給中國一點補償,在他看來,中國的統治者向來是不太在乎底層額那些賤民們的賤命的,只要滿足李安生為首的政府高層的面子,就沒有人來追究這一切。
華工哪怕給成千上萬的派上戰場,也沒有人會來過問一下。
可是中國通朱尓典算錯了,他所認識的李安生獨裁政權,並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樣,這是個認識的誤區,而很多人都會犯這一錯誤。
這個所謂的獨裁政權並不是那樣的**蠻橫,相反,對於底層的人民,政府一直在想辦法改善,以民為本。
用一些廉價的安家費與所謂的高薪來引誘華人加入勞工隊伍,然後讓他們當牛當馬不算,還要讓他們上戰場成為炮灰,沒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在反覆遊說中國加入協約國作戰不成之後,英法等國想到了這一計策,實在是有些蹩腳。
近期軍隊之中關於參戰的呼聲越來越響亮,一人吆喝無數人應和,在他們看來,只有歐洲戰場,才能夠發揮他們的才華。
歐洲就是一個大舞臺,只有這個舞臺,才能使得他們能夠大展拳腳,不被埋沒。
在中俄戰爭之後,軍隊中的一些狂妄與自大暴露了出來,而且這些毛病給慣壞了。
尤其是受協約國影響較深的一些官兵,一直在叫囂著要打到歐洲去。
這倒是迎合了協約國的意思,使得協約國在背後推波助瀾,使得北京政府極為被動。
東北軍中以李馳國為首的一系不斷的喊出口號,希望政府能夠加入同盟國,對協約國作戰。
東北的德僑不下十萬人,雖然隨著歐戰的爆發,回去了大半,但是依然有無數的德國人生活工作在東北的方方面面。
他們透過他們的技術與工作,贏得了東北的人心。
德國對於東北工業化的幫助無比巨大,這一點普通民眾也很清楚,故而東北軍一呼籲加入同盟國,無數民眾就熱烈歡迎,不斷聲援。
尤其是在德國徹底的廢除了所有的不平等條約,取消了所有在華特權,無償的歸還鐵路經營權,廢除了大量的債務之後,這一呼聲愈演愈烈。
協約國基本上沒有什麼好印象留給中國人,他們至今還霸佔著中國的土地,擁有大量特權,還在剝削掠奪中國。
這樣的國家,怎能讓人心生好感?
只有德國以及跟著德國步伐同樣對華親善的奧匈帝國,才是中國的朋友,要參戰,也肯定是幫助同盟國打協約國。
不過,中國真加入同盟國作戰
而作為迎合,南方的一些將領則呼籲加入同盟國,對協約國作戰,矛盾之極。
不僅是軍隊,政府之中,社會各界,同樣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而且支援中國加入歐戰的人群越來越多。
“這簡直就是瞎扯淡,屁都不懂就來談參戰,依我看,哪個要去參戰,就給他們全副武裝了送到歐洲去。”
在送走了又一批的民主人士之後,李安生終於發飆了。
一旁的吳祿貞想象著那些只會喊喊口號的所謂民主人士被送去歐洲之後的滑稽模樣,忍不住開懷大笑了起來。
還別說,李安生還真乾的出這樣的事情。
剛才一位無黨派的議員振臂高呼,中國必須參戰,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所有國人將會遺憾終生,他願意投筆從戎,成為遠征軍的一員。
慷慨陳詞,好,好,實在好,這位仁兄大義更新。凜然的樣子,還真是有風骨,看來是個當兵的好料子。
吳祿貞笑到半死,給李安生盯上的人,不死也要退層皮,在李安生面前玩花樣,這不是找死麼。
“他們知道個屁,參戰參戰,這不是去入股,這是要拿人命去填的。”
吳祿貞也痛罵了幾句,剛才他的不爽不亞於李安生。
要是中**隊真到歐洲戰場上去,必定是作為炮灰,而且是大規模的炮灰
第四百四十八章 伯魯格
從世界大戰一開始,英國就希望中國加入協約國一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