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1/4 頁)
,bī人至死,這些事情他見得多了。
憤怒的柔克義立即意識到,這對美利堅是個機會。
即便李安生是美國在東北鐵路中立化的一枚重要棋子,可是與他所創造出來的農業奇蹟相比,這根本就不算什麼。
美國雖然進行這轟轟烈烈的工業**領跑,但是同時也是個農業大國,因為它同樣幅員遼闊。
美國是個糧食出口大國,由於西部開墾的大片荒地是féi沃的土地,不需花費巨大力量就可以獲得較好的收成。這樣使農產品的增長超過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出現農產品過剩,引起農產品價格下跌。而主要的受創地方還是土地略為貧瘠的東部,唯一的好辦法就是加大出口力度。
黑龍江出現的農業奇蹟使得美國國內有識之士憂心忡忡,認為如果整個東北都推廣開來,不出三五年,美國的農業將進一步遭受重創。
1820年以後,美國農業進入商品化階段,農業不僅是生產問題,而且開始向農產品的加工、銷售方面延伸。
到了第一次農產品過剩危機爆發,促使農業產業體系進一步升級,雖然美國從事農業生產領域的人口只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幾,但是,從事與農業生產有關的化féi、農yào、種子等生產資料的生產、供應和農產品加工、銷售以及為農業生產服務的人口至少佔到了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李安生從一開始就借鑑了美國農業發展道路,並且根據黑龍江的現實情況制定農業發展戰略,與美國的“工業補農”相反,走“農業促工”道路,勢必要在世界農產品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美國,將是直接受到打擊的國家。
他直接想要狙擊正在醞釀狀態的美國的“石油農業**”,“石油農業”是以高投入、高產出的農業現代化模式,是因為它大量地使用以石油產品為動力的農業機械,大量使用以石油製品為原料的化féi、農yào等農用化學品。
霍爾特拖拉機公司被收購,只是其中一個微不足道的手段而已。
只有讓東北先出現“石油農業**”,他的整個“以農促工”計劃才能實現,不然的話,哪裡能實現富強,將來當上了東北王,怎麼依靠東北一地,去抗衡日俄兩大強敵。
柔克義這樣的中國通多少能夠認識到他李安生對於美國農業來講的意義,他當然無法推測到會有多大的破壞作用,他眼下所想的,是讓李安生迴歸美國之後,美國農業所能得到的推動。
司戴德親自考察過黑龍江的沼氣利用情況,異常的震驚與讚賞,認為這在美國的那些農場推廣會起到奇效。
太多太多的驚喜,讓柔克義眼下充滿著感激,感激那些鼠目寸光的權貴。
“首先搞清楚的是,到底是誰在背後陷害你,為什麼?有沒有辦法洗脫冤屈?”
柔克義固然急切的想要勸說李安生回美國去,可現在,他始終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他是駐華公使,需要考慮此事對清國與美國之間關係的影響。
這件事情必定會引起轟動,因為,罪名無法讓人保持平靜,謀炸一名清國的親王,而且還是奕劻。
要是不能儘快的洗脫冤屈,李安生留在使館內,始終讓柔克義很被動,清國朝廷知道之後,上mén來要人,jiāo還是不jiāo呢?
“公使先生,我現在也想搞清楚這樣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什麼對方會在我們的住處找到炸彈與路線圖,甚至還有與**黨人來往的信件,這些都是莫須有的東西,他們這是在栽贓陷害。在他們一手遮天的情況下,即便是我坦然的面對他們的司法機關,也仍然是一場冤案罷了。”
柔克義傾向於走司法渠道,只要對方並沒有真實有力的證據,他們就無法奈何李安生。
他還是太過低估,低估了那些權貴的無恥與殘忍,他們已經沒有了底線。
“請您幫我安排與李蓮英的見面,眼下只有讓太后出面,才會有轉機。”
柔克義仔細思索,也只能如此,出於好意,他也提到了梅依雲的安全問題。
“兩天之後,我們有兩名武官帶著測繪人員到奉天去,梅xiǎo姐可以跟著隊伍中一同前往,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
兩天後嗎,李安生放下心來,只有將梅依雲送出去,他才沒有後顧之憂。
胖叮噹有的是辦法越獄,出來之後,他們就可以想法逃出京城。
到時候,不管是轟轟烈烈的**一場,還是逃到美國去,海闊天空。
當晚,李安生便偷偷的造訪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