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頁)
是說笑吧?中國幅員如此遼闊,自古以來,陳兵百萬都不能確保國家和民族的安寧,區區十萬人就想捍衛國家的安全?不可能!我看,就這十萬人,用來統一中國都遠遠不夠。”
秦漢笑道:“兵貴精不貴多!曾國藩坐擁湘軍十萬,卻被我六個團不到兩萬人打得大敗,石達開兵多將廣,麾下大軍近五十萬,卻被我護國軍三個師打得落花流水、連連敗退!不是小婿吹牛,如果手裡有十個裝備精良的主力師,統一中國指日可待。”
張亮基道:“說得好像也有些道理,護國軍跟國內軍閥打,確實能夠以一當十,但遇上外國勢力就沒這麼明顯的優勢了,先不說廣東的六國聯軍,單是在北方的俄羅斯人,聽說已經直接出兵十幾萬人,聯合僧格林沁和愛新覺羅偽滿洲國把韋昌輝打得喘不過氣來,北京城都已經被圍起來了。”
秦漢道:“岳父不必過慮,俄羅斯人不過是紙老虎罷了!別看他幅員遼闊,國勢龐大,實際上他的實力比起英法等國遠遠不如!其軍隊相比較六國聯軍,戰鬥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小婿不會讓他的野心膨脹的,已經命令白飄雲率第五師取道山西北上了,是時候給他一個狠狠的教訓了。”
張亮基道:“這些軍事政治上的東西,我是弄不清楚了,昨天你還和韋昌輝打仗呢,今天卻又幫起韋昌輝來了,總之我只要管好份內之事,把軍政府的經濟發展好就是了!”
秦漢道:“岳父,最近長江和廣東都在打仗,貿易必然受到影響,上半年財政收入減少許多吧?”
張亮基道:“還算不錯,廣東陸路和長江水道雖然不太平,可洋人的武裝商船仍然通行無阻,況且,川康和甘陝已經併入中央政府官轄,各地之間商貿往來也在逐漸興旺,關銳厘金收入沒有減少,反有少許增長,加上連續兩年豐收、工商業興盛,湖廣百姓的償還能力極大增加,國庫日見充盈啊,到現在為止,賬面上的盈餘已經有三千多萬兩白銀了。”
秦漢道:“小婿對經濟是一竅不通,全賴岳父和黃冕操勞了。”
張亮基頗為感慨道:“中華大地幅員遼闊、物產豐饒,如果不是統治階級過於腐敗無能,稍微勵精圖治一番就能國泰民安,百生富足哪!就算吏治腐敗、百姓疾苦的道光年間,國庫歲入也高達七八千萬之巨哪,這麼多銀子,可以辦多少事情啊,卻被滿清的王公妃嬪們用來揮霍無度,紙醉金迷,唉……”
秦漢也感嘆道:“是啊,每年七八千萬哪,就算是買最好的鐵甲軍艦,也夠買十幾艘了!足可以組建一支龐大的艦隊了呀。”
張亮基道:“賢婿,國庫裡這筆銀子,我已經黃冕商量過了,打算投入到礦山開採和道路修築中去,最近,煤礦、鐵礦等資源的供應已經嚴重不足,各地道路也不堪重負,急需改善,你看怎麼樣?”
秦漢皺眉道:“岳父,開採新的礦山和修路需要這麼多銀子嗎?是不是可以考慮將一部分經費投入到武漢造船廠?”
張亮基道:“這個,我已經和黃冠華司長計算過了,雖說護國軍在安慶戰場已經取得優勢,勝利已經指日可待,但在安慶獲勝之後,必然還有一系列的後續軍事行動,花費不在少數,加上廣東、河北白飄雲的遠征軍,廣西張大河的軍隊,軍費開支將是一個龐大的數目,最保守的估計都需要一千二百多萬!剩下的,還有政府的各項常規支出,蕭嬙的師範學院要擴大規模,湖南大學要擴招,各地的小學也需要大力興建,這都需要銀子,真正能夠用到礦山開採、道路修築中的銀子,不會超過一千萬。”
秦漢沉思片刻,忽然說道:“礦山的開採,可以考慮吸引川康和甘陝兩地的民間資金,官文和駱秉章不是極力反對在兩地施行徹底的新政改革嗎,那好,要保護兩地的鄉紳富豪也可以,但前提是不能把錢藏著掖著,得拿出來進行投資!如果不答應,那對不起,兩地必須施行徹底的新政改革,所有鄉紳富豪的土地財產一律廉價收購!”
張亮基雙目一亮,點頭道:“這個辦法不錯,值得一試!”
秦漢又道:“至於湖南師範和湖南大學,可以考慮適當擴大規模,但我認為當務之急,不在擴招,而在深化學術,爭取先培養一批有用之材出來,充實政府的科教文化實力,至於各地的小學校,暫緩,等國家統一、軍備削減之後再說。”
“這個……”張亮基道,“蕭司長怕又要到我那兒鬧去了,我是怕了她了……”
秦漢道:“蕭嬙有意見,你就往我身上推好了。”
張亮基道:“也好,如果這樣,差不多可以擠出五百多萬銀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