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1/4 頁)
陳玉成走到主位上,冷冽的目光從諸將臉上逐一掠過,厲聲道:“諸位,本王奉天王之命率大軍西征,誓救安慶於危難。臨行前,本王曾向天王討下軍令狀,不成功便成仁!為表和護國軍決戰之決心,本王已經下令焚燬桂壩之軍船,以斷我軍後撤之想念!”
大廳裡諸將紛紛色變,皆以駭然的眼神看著陳玉成。
陳玉成卻神色依舊,冷聲道:“銅陵、桐城、廬江、青陽等地已然相繼失守,我軍陸上的退路已經被徹底堵死!現在,軍船被焚,我軍水上退路也被截斷,擺在我軍面前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向前,打敗護國軍!踩著護國軍的屍體突圍!”
死寂!大廳裡一片死寂,諸將仍未從陳玉成的驚人之語中回過神來,既便是對陳玉成一向敬重的張遂謀,也對陳玉成剛才所說的話感到膽戰心驚!
兵法上雖有置諸死地而後生之戰略,古代也有項羽破釜沉舟終克秦之典故,可也有趙括自損四十萬趙軍之慘訓哪!陳玉成如此自絕後路,只能把太平軍往絕路上推啊,這不太像是英王一貫的作風……
“諸位,天塌不下來!”陳玉成繼續說道,“護國軍看似聲勢浩大,可他們畢竟兵力不足,如今分兵襲遠、四面出擊,更是犯了兵家大忌!我軍如果集中全力,畢其功於一役,一旦突破了護國軍的正面防守,護國軍就會全線崩潰,其精心構築的包圍圈就會不攻自破,安慶之圍也就不戰自解了。”
張遂謀嘆息一聲,既然陳玉成已經做出決定,並且真的焚燬了桂壩的軍船,也就只能按照他選好的路子走了!張遂謀接過陳玉成的話題,問道:“英王高見,末將完全贊成!現如今,樅陽、池州正面之護國軍兵不滿兩萬,我軍三倍於敵軍,佔有絕對優勢!然護國軍佔有炮火之利,如果不想法解決護國軍的炮火優勢,我軍雖兵力佔優,也沒有任何勝算。”
“說得好!”陳玉成讚賞地瞥了張遂謀一眼,沉聲道,“至於如何破解護國軍的炮火優勢,本王已經有了初步的構想……”
第十五章 雄心
1860年5月20日,湖北省主席張亮基親自押解一批軍火抵達廣東清遠,張雨涵隨行而至,闊別近三月之後,小夫妻終於再度見面。
有道是小別勝新婚,秦漢夫婦有心親熱,偏偏張亮基老頭不識趣,拉著秦漢話說個沒完,從湖北省的經濟發展說到教育的投入,從科技司的最新成果說到武漢造船廠的小火輪,最後甚至連統一中國之後的發展構想也一股腦兒提了出來。
經過這幾年的新政磨練,張亮基的思想已經完成了徹底的轉變。
“賢婿啊,普魯士的裝置確實好,就是價錢貴了點。”張亮基道,“我在想,如果科技司的人能夠把從普魯士買來的裝置繪成圖紙,我再設法從西歐招聘一些熟練的技工,就可以加工出這些製造裝置的裝置,只有這樣,我們堂堂中華才不會受制於人。”
秦漢道:“岳父說得很有道理,製造裝置的裝置一定要實現自力更生,絕不能長久依賴於外國人!普魯士和我們的合作只是利益驅使,只是暫時的,一旦國際局勢發生了變化,雙方撕毀合約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們必須得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張亮基點頭道:“確實如此!這次我隨普魯士的軍艦去歐洲轉了一圈,發現歐洲人都非常看重利益,對道義卻不屑一顧!只要有利可圖,這些歐洲人就會不擇手段,既便是違背道義之事,他們也一樣敢做,比如說販賣黑奴,有多少非洲黑人被販賣到了南北美洲去啊……”
秦漢道:“岳父啊,這個世界本就是利益結合的世界,什麼道義都是虛的!就像我們國家來講,你虛弱了,落後了,他們就要來欺負你,壓窄你,搶我們的財貨和女人,如果我們強大了,反過來可以欺負他們了,他們就會想方設法來討好你了。”
張亮基慨然道:“是啊,我從沒像現在這樣強烈地感到,中國需要發展!歐洲的工業發展已經相當深遠,我們要迎頭趕上還需要花很大力氣啊!要大發展,政府就必須加大投入,而且人力資源的需求也十分龐大啊,我正為這兩件事發愁呢。”
秦漢道:“岳父,凡事不可心急,當務之急是大力發展軍工業,先把軍隊建設好!我在想,現在槍炮的生產規模已經能夠充裕地供應一支十萬人的正規陸軍作戰消耗了,以這支十萬人經過正規訓練又裝備了現代化武器的陸軍來統一中國、維護國家的主權應該是足夠了!所以,我考慮將更多的經費投入到武漢造船廠中去,加快速度建造我們自己的裝甲軍艦。”
張亮基失聲道:“賢婿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