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2/4 頁)
道。
“那好吧,就按照這個計策來好了。只是朕剛才聽文遠的意思,此事文遠卻並不想讓太傅大人知曉,這又是為何呢?”黯然的嘆息一聲,劉辯很是疑惑的問道。
“哈哈……。”
聽聞到劉辯這般的詢問,荀彧、荀攸兩人不由的暢笑了起來。一時間,幾人之間那原本略微有些壓抑的心情也一掃而空。
“陛下,你對文遠太過厚愛,卻關心則亂了。要知曉太傅大人為人耿直,而如果將我們設計的事情告知給太傅大人的話,那麼豈不是這場戲就演得不逼真了嘛!”面帶笑意的看著劉辯,荀彧緩聲說道。
“這樣啊,這倒是朕疏忽了。”用手一拖額頭,劉辯醒悟的說道:“不過文遠此言倒是完全正確,現在整個朝廷之人都知曉太傅是朕的心腹之人,而如果太傅的表演不到位的話,卻難免會給文遠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不錯。正是這個道理,只有太傅大人在朝堂之上對文遠將軍怒生呵斥,那麼才會使得董卓相信太傅與文遠分裂了。而此時,陛下你卻也略顯躊躇一些,不能明顯的包庇文遠將軍,還要略微的懲罰文遠一番,將這份戲做足,才能使得文遠將軍表現的心懷恨意而投身董卓的跡象,如此一來,卻也能夠讓董卓對文遠將軍很快的放心並信任委以重任。”贊同的點了點頭,荀彧含笑說道。
“哈哈……,如此一來,卻也要讓太傅大人受點委屈了呢。文若啊。你這個計謀雖然不錯,但你就不擔心一旦有照一日文遠與太傅兩人知曉了你的謀劃,會對你有所不滿嘛?”劉辯展顏一笑,略帶玩味的向荀彧問道。
“這點微臣倒是並不怕,太傅大人為人雖然耿直了一些,但卻是一個嗜酒如命的老酒蟲,只要陛下倒是讓微臣在御酒坊之中挑選幾壇御酒送給太傅大人,那麼太傅大人那裡卻也就能夠過關了。至於文遠嘛?文遠是典型的儒將,其人謙遜待人,也不會怪罪微臣的。”含笑搖了搖頭,荀彧說道。
“你啊。就是拿朕的東西送人吧。不過說到這裡,朕卻也對文若的識人眼光佩服不已呢。”笑罵了荀彧一句,劉辯的神情一肅,隨即沉聲的向荀彧問道:“文如,你也知曉朕此時的情況,身邊無人可用啊,你這份卓著的識人眼光,卻要為朕多多在民間或者那些不得志計程車子之中挑選一些人才啊。”
“陛下請放心,此事微臣與公達兩人從來沒有間斷過,只是因為現在朝局混亂,所以很多的有才之士都在試目以待,等待明主出世呢。微臣以為,只要陛下你能夠妥善的處理了十常侍禍亂京都,董卓凌壓皇權之事,就必然會贏得天下所有有才之輩的矚目,那時候只要陛下的一紙詔書,天下群豪卻也就將齊聚洛陽,拜服在陛下的身下了。”面色一肅,荀彧恭敬的說道。
“哎……,說來說去,還是桓、靈二帝的作為讓天下士子寒心了啊,再加上外戚勢力集團與宦官勢力集團的爭鬥不休,更是讓太多的人才不想插手與朝政之中,卻是讓朕空有滔天抱負,卻沒有幾人輔助與朕。實在是可嘆。可恨啊!”
傷感的搖了搖頭,劉辯在這一刻卻有一次的想起了曾經在洛陽集市之中曾經見過的單薄中年人,如果當時劉辯沒有看錯的話,那無名中年人顯然已經察覺出了他的身份,可是就是如此,劉辯空有皇權大義名分,卻還是沒有能夠贏得那無名中年人的效忠。
想到這裡,劉辯又暗自惱怒自己上世為何不熟讀一些歷史,如果他能夠知曉天下的所有英雄豪傑的話,或者只知曉大部分,卻也不用像現在這般只憑藉著一些依稀的記憶來蒐羅天下人才了。
“陛下也不要太過煩心了。現在天下士子都在觀望洛陽,翹首以盼陛下如何解決此間之事,只要陛下能夠完美的完成此事,卻也就立刻可以掌握天下之士。到時大業可望矣!”荀彧上前一步,疾聲的說道。
“可是……。”看著荀彧,劉辯低聲的在心中說道;“時間不等人啊。董卓亂京之後,如果按照歷史所言,那麼也就是諸路諸侯討伐之時,而在那時,朕的整個天下卻也將在最終陷入群雄割據之日,時間啊。朕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時間。”
頹然的擺了擺手,劉辯甩去心中的沉重,而在這時,劉辯的大部隊卻也來到了青鎖門外。
看著往昔那雄偉的宮門今朝已成一地碎瓦,劉辯的嘴角不自覺的抽搐了起來。心中暗自惱怒袁紹與曹操兩人那過激的行為。
“哼……,真是朕的好臣子啊。這一番在朝廷京畿之地的亂為,卻讓朕連宮門的安全都沒有保障了啊。如果想要重新建立此門的話,那麼又不知道要花費多少的民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