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頁)
�
“陛下,黃門侍郎裴世矩請求見駕。”蘇遊正在忐忑不安向皇帝謝罪之時,內侍王義提醒了楊廣一句。
“宣。”
064開源節流
“弘大不必多禮,快入坐。”楊廣見裴世矩以禮參拜,忙擺了擺手,蘇遊見裴世矩進來,亦是起身行禮,依禮他應該往後坐才對的;不過楊廣似乎並不在意座次,蘇遊與裴世矩左昭右穆,反倒是官職更卑微的蘇遊坐在了左邊。
“不知弘大此來,對朕的計劃有何看法?”楊廣想著裴世矩此行是大概是回覆昨日自己的議婚一事,卻又覺得蘇遊在座有些尷尬,於是給了裴世矩一個讓他別說這事的眼色。
裴世矩與楊廣相處有年,哪能不知他的深意?於是把握在手上的玉佩悄悄地放進了袖子裡,朗聲道,“昨日臣聽了陛下的意向,思慮良多,也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哦?何妨說來聽聽。”楊廣看著裴世矩很上道,他們昨天談過改革內史省的事。
“如今內史令的請辭已經塵埃落定,又因年前內史侍郎虞世基和內侍舍人虞世南兄弟丁憂未回,所以看起來內史省人員有些不繼。”
“是啊,如今內史令求去,侍郎又只有元津一人,舍人亦是隻有區區四人,所以朕才有意將橫波遷往內史省。”楊廣無可奈何地說道。
內史省?遷?蘇遊竟然有一絲興奮,不過內史省主要是負責為皇帝起草詔書抄寫詔書的工作,比起將作寺更加乏味。
“陛下,臣舉薦二人,一個是太常博士歐陽詢,此人書法與內史舍人虞世南不分高下;還有去年的科舉狀元孫山,此人陛下是知道的,他正缺少一個證明自己和為陛下效力的機會。”蘇遊雖然知道這兒不是自己胡言亂語的地方,還是開口提了提他們的名字。
“現在朕為你的前途操心,你卻為他人操心。”楊廣笑罵道,裴世矩是他的近臣,兩人算是亦師亦友。
“昨日陛下提議遷你為內史侍郎,眾人皆以為不妥。”
“不妥不妥,微臣從七品之職,一下升到四品,實在是……。”蘇遊大急,突然的災難和突然的驚喜都會讓人進退失據,他甚至都沒注意到自己的話深深地傷害了楊廣對他的愛護之情。
“有何不妥的?不遭人妒是庸才,你有這個能力。不過朕需要你再次證明給朕看,所以,你從從五品的舍人做起吧。”
“謝陛下隆恩,微臣一定不負聖望。”話說到這份上,蘇遊還能多說什麼?沒有文采沒關係,憑自己那兩把刷子做個抄寫員還是沒問題的,最重要的領導的支援。
“至於孫山等人,朕會有所安排的,不過那種花邊新聞,朕真的不想多看幾次。弘大想是也看了今日的《東都新聞》?”楊廣理所當然地問裴世矩,《東都新聞》年後的銷量瘋狂上漲,楊二藉著這個勢頭把報紙的發行週期從五日變成了兩日,逢雙日就能看到最新的報紙,也因此這報紙很快普及到了官府和朝堂。
裴世矩知道楊廣有所特指,點了點頭後,又緩聲道,“齊王興辦報紙的思路還是很不錯的,據說如今《東都新聞》的發行量已經超過了十萬份,報紙為朝廷上傳下達,或是為商家廣而告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不過還是要認清它的負作用,不能讓報紙成為朝廷的不可抗力。”
“其實這也很好解決,不要讓《東都新聞》一家獨大就行了,如果只有一個人說話,當然是他說什麼就是什麼,要是多幾個人參與進來的話,群眾們會用自己的思考來去偽存真。所以,朝廷也應該開辦自己的報紙,並且鼓勵商家自己創辦報紙,當然,所有的報紙還是要在朝廷指定的框架內發行。那樣,陛下就是一個規則的制定者,一定可以看到朝廷想要的東西。”蘇遊說出了自己的思想,也大有吐槽之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裴世矩搖了搖頭,他的本意是想讓楊廣取締報紙的。
“這個嘛,朝廷設立一個專門稽核報紙的部門就可以了,咱們現在面臨的是一個有法不依的局面,《出版法》早在三個月前已經制定好,缺的是隻是這個出版稽核部門。”有關出版署的建立其實楊廣與齊王有過溝通,此時裴世矩聽他娓娓道來,終是放下了疑惑。
“文化的輸出應該成為主要商品,微臣建議,此次回訪各國使者,還是該以文化產品為主。”冷場了一會後,裴世矩老誠謀國地說了起來。
“也不盡然,像扶桑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夜郎自大之輩,讓他們看看長矛和弓箭就好;至於突厥嘛,自然要上下其手,大陳文物的同時也要讓他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