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2/4 頁)
幾番作弄,又是小兒下手,倒引得聽眾鬨堂,看那個惡婆婆被個孩子戲耍了,還有叫好的,銅鑼兒響個不停,錢班主便又歇一歇,站起來躬身作揖。
唱曲的姑娘便跪拜下來,正衝著媽祖娘娘廟,嘴裡唸唸有詞,求菩薩發發慈悲,賜她一個孩兒,連那抱養來的女娃兒也跟著她一道跪。
這樣久遠的事,石桂早就已經不記著了,連宋家的事都像是上輩子的事了,蘭溪村那個破敗的土屋子她早就已經拋到腦後,秋娘喜子都在眼前,何必還記恨著那久遠之前的事。
但她依舊是記恨俞婆子的,恨她把秋娘賣了,恨她沒能護住喜子,只要想一想她也不知被拐子賣到什麼地方去了,心裡就能暢快些。
縱是良善如秋娘,看見喜子身上那些傷疤印子,都恨得咬牙切齒,何況是石桂,秋娘待她可沒有半點欺心的,她就能辦下這樣的惡事來,原來跟秋娘說的,討飯門前過,也絕不給她一粒米。
石桂眼睛盯住臺上演戲的姑娘,錢先生已經話風一轉到了幾年後,夫妻兩個因著這項善舉,真的感動了菩薩,得賜一個孩兒。
這是說書的常用的喬段,說些神佛鬼事,都往那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上靠,說到終於生下個兒子來時,船上就又有人打賞。
賞下錢來的多數都是夫人太太,受得諸般苦,才曉得其中艱辛不易,綠萼雙手合什,嘆一聲道:“阿彌陀佛。”
石桂有些想笑,又覺得有些荒誕,怎麼也想不明白,呂仙怎麼會寫了這麼一齣戲,這哪裡是團圓記,分明就是秋娘記。
這故事把人物姓名隱去,可許多地方又都對得上,好容易生了男孩,婆母便讓姐姐領弟弟,家裡日子頗得過了,還想攢錢買織機,那鑼兒弦子彈得急,只說蝗神到人家,把田間山林啃得光禿禿,地裡不餘半粒米。
綠萼聽見旁的還罷了,聽見蝗災,拿帕子按著眼睛哭起來,她父親就是那會兒生了病,家裡沒了進項,連藥都抓不起,在床上撐了一年還是沒撐過,這才會被後孃給賣了。
待說到那撿回來的女兒有良心,賣了自己個兒當丫頭,養活了一家子時,錢先生這一段就算說完了,欲知後事,且聽下回。
他是說完了,人卻還沒散,雙生子上來唱了兩首船歌,都是本地歌曲,音倒算得準,調子卻委婉纏綿,錢班主往後頭去喝了一口茶,石桂深吸幾口氣,好一會兒才剋制住了,走到錢班主身邊,扯一扯嘴角:“這後頭的,是說什麼?”
知道後事如何,才能知道這本《團圓記》是怎麼寫出來的,總得有個述事人,裡頭一樁樁一件件都說的這麼細緻,有些連石桂自己都忘了,竟還能說出來,除了石頭爹還有誰。
俞婆子怎麼會說自己是惡婆婆,這書裡從她出場就是個反角,寫出書來叫天下人罵,她就是重新再投胎,也辦不出這樣的事兒。
錢班主卻笑著搖搖頭:“明兒請早,這段書再說上三天,也就沒了。”下本還沒寫出來,只有上本,茶館瓦肆裡卻已經演起來,若不然錢班主也不能買了寄詞人記下的詞兒,到穗州來說這本書了。
石桂情知問是問不出來的,也不想說這書裡寫的就是自家事,又怕秋娘聽了去,只得問道:“團圓記可是真團圓了?呂先生怎麼會寫這些。”
錢班主只是搖頭,多的一句都不肯再說,石桂心頭懸著一塊大石,怎麼猜也猜不出來,只謝過錢班主開場說的那兩句詞兒,跟綠萼回了飯鋪。
今兒生意依舊好,石桂拿了算盤卻無心算帳,心裡還在想著話本子的事兒,難道真個是石頭爹,她怔怔出神,秋娘捧了湯來,推一推她:“這是怎麼了?”
石桂回過神來,待此事明瞭之前,必得瞞住了秋娘,不能叫她知道,誰知秋娘笑起來:“綠萼說是在碼頭上聽了一段書,我看她眼睛還紅著,什麼樣的書說得這麼好?”
石桂就怕她起意要去聽,趕緊把話茬開:“倒沒在意好不好,確有許多人的,我白送了幾份飯給那班主,讓他替咱們宣揚宣揚,今兒的飯才賣得這麼快。”
秋娘給她打扇子扇風,怕她坐在廚房裡太熱,遞了酸梅湯給她喝,石桂接著喝了,又道:“無非是些妻離子散的事兒,聽多了可不賺人眼淚,說到後母惡婆,這才觸中她的心事。”
秋娘也跟著嘆一口氣:“明兒叫她別聽了,咱們日子過得好了,怎麼反而聽起這些來。”說著收了碗,石桂就得一聲,又把買屋的事說了,秋娘無有不應的,女兒有主意拿得起,她也不過問,只讓她別太累了。
石桂倒勸秋娘去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