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隨侍宦使是太子妃白嬛的人,見狀大駭,忙不迭伸手去扶太子起來,壓低嗓子驚聲道:“殿下,您這是做什麼?快起來,回頭讓人看見。再讓陛下知道了,殿下所做的一切豈不都沒有意義了嗎?”
李重晦抬頭盯了他一眼,怔怔地點頭,靠著宦使的手臂站起來,繼續踉蹌回宮。
……
不到一月,監察御史回京面聖陳情,慶忌與參議等人果然一起來了。
丹薄媚為避嫌,讓人私下遞了訊息叫他們安心,自己倒並不與他們接觸。
這日午後,大理寺將整理好的一干證據口供呈上來。
皇帝拿起口供隨手翻了幾頁,並沒有看完,又放下了。他提筆懸在奏本上許久,不知是否下筆。
這件事究竟真相如何,是真是假,皇帝一點也不在意。
他猶豫不決的是兩件事:
其一,宮素傷及筋脈,即使痊癒,功力也要大打折扣,並且一生難以有所精進。這樣的她本已不能勝任*會主人。只是她廢了,宮氏不屑一顧是一回事。她若死了,在宮氏眼中,她立刻身價倍增,這又是另一回事。
其二,周唐為*會發展,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眼見如今已成效顯著,要因此而一夕除掉,實在可惜。
皇帝皺眉,想了想,忽然偏頭看向立在一旁的丹薄媚,問道:“這些事,滿朝文武都不開口,未必就是不知情。但你區區一個八品縣丞,竟敢參素貴妃和*會。朕很好奇,你究竟是深謀遠慮,還是魯莽無畏呢?你知道誰是*會的背後主人麼?”
丹薄媚不卑不亢道:“知道。*會既能被立為國教,主人自然是陛下。但是臣上受皇命,為一方父母官,心中所想,是使百姓安居樂業,周唐長治久安。只要是欺壓百姓的惡勢力,不管它由誰領導,臣都有職責將之剷除。且臣以為陛下雖是*會真正主人,但各地*會的所作所為未必都讓陛下知道了,不然陛下也不會同意他們洗劫衙門。如此欺君罔上的毒瘤,不除不快。”
皇帝笑,套話他聽得多了,只擺擺手,道:“別跟朕說這些虛無縹緲的話。朕為推行*會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朕為了什麼,你應該知道。你覺得朕會半途而廢嗎?”
丹薄媚目光閃爍,神情不似贊同,卻並不開口。
皇帝道:“你有話,但說無妨。”
丹薄媚正色道:“陛下要聽真話還是假話?”
“你已經這樣問了,朕還能選擇嗎?不想聽真話,也只能是真話。說罷。”皇帝左手放在案几上,手指一下一下地敲打幾面。
丹薄媚深吸一口氣,冒險勸道:“陛下,恕臣直言,思想是一個人唯一的淨土,也是最大的瑰寶。因為它無聲無形無象,不能被感知,所以不可能被統治。往往束縛越大,反抗越強烈。或許此時攝於威權風平浪靜,但當累積的不滿爆發時,那便是驚濤駭浪,一切船隻都會被淹沒。再者,陛下若真統治了所有人的思想,那麼百姓將失去疑問、獨立、創造和判斷的能力,這個國家的文明豈非也完了。”
“好比現在,陛下心中猶豫,想要聽旁人不同的意見。可若陛下是思想統治者,那麼沒人會提出別的意見——甚至不能給出一個結論,他們只有順從。陛下想要這樣的國度麼?”
皇帝盯著她,驀地打翻了茶盞。
殿內伺候的十二名宦使驚恐地望了望她,連忙跪下去。
丹薄媚不想對周帝下跪,因為她深知此人與丹氏滅族脫不開關係。可是無法,殿內安靜得可怕,所有人都跪下去了,她只能跟著屈膝。
皇帝抬手製止,提筆在奏本末尾寫了個“可”字。
硃砂畫可,表明他已經同意中書省柬,賜死素貴妃,廢除*會一系列運作。
皇帝將奏摺攤開扔在丹薄媚身前的案几上,道:“這下,周唐的文明不會完了吧?”
丹薄媚笑了笑,沒有作答,心想:周唐的文明是不會完了,因為它很快就會永遠塵封在厚重的史書裡,供後人瞻仰。
☆、第47章 金鈿已落
當日黃昏,沒有夕陽,天空灰濛濛的。
真相已水落石出,參議幾人受了封賞退出大殿,明日就要回松隆。慶忌因劍術高深,皇帝欽封御前帶刀行走。
他沒有拒絕,一是因為丹薄媚也在宮中,二來也為了能見到如晝。
政事堂中,丹薄媚與慶忌一左一右立於皇帝身邊,看著殿中面色肅然的太子、左右丞相、三省各部官員,以及御史臺諸大夫。
皇帝揉著眉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