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軍南下。”只見朱儁站起身來,眉頭深皺,語氣鏗鏘有力的說道,身為當朝武官僅次皇甫嵩的存在,朱儁所說的話,自然有一番道理。
“不然,不然”劉泰一臉不贊同的搖了搖頭,嘆息一聲,環視在場百官說道:“若鮮卑為報大仇,與漠北匈奴殘部握手言和,送於金銀,以結有好,這裡便有五萬兵馬能南下,再從西部戰場上調出五萬兵馬,如此一來,加上王庭的殘部,就有十五六萬控弦之士,再說婁邑與東部鮮卑的關西甚為曖昧,在此鮮卑全族為報其仇的情況下,絕對不敢過分相逼,單單一個夫餘,根本託不住東部鮮卑的十多萬兵馬,若三部結合,兵力起碼有二十三四萬左右,而這些控弦之士,常年與外族對戰,比之鮮卑王庭精兵也是絲毫不差,若真南下,我大漢起碼要出三十萬兵馬,才能將其擋餘長城之外,恩,原本的邊軍不能調動。”
“這……”只見朱儁一臉蒼白的坐回榻上了,掃視了一眼眾人,發現大部分都是如此,三十萬兵力,抽空幽並二州的大部分邊軍都有點吃力,而且鮮卑軍隊全是騎兵,機動力根本不是漢軍的軍隊能比的,若鮮卑不斷的騷擾大漢邊境,邊軍無法調動的情況下,哪裡來三十萬兵馬?難不成把整個中原的郡兵全部調往北方?
“哎,此事應當即刻報之陛下,若不及早做出對應,吾大漢危矣。”在場中的太尉黃宛一臉急色的站起身來,對著在場的眾多官員說道。
“無妨…”盧植看了一眼黃婉,搖了搖頭說道:“此次大戰,泰兒心中已有計策,何須我等煩惱?”
“啊?”在場百官一個個面色驚愕的看向劉泰,實在想不出去,劉泰到底有何方法退敵,二十多萬鮮卑大軍啊,可不是二十萬螞蟻。
劉泰見百官們一個個注視的眼神,苦笑的搖了搖頭,告罪一聲說道:“此計策不宜說出,萬一被鮮卑在我大漢的內應知曉,怕是北疆真要危矣…”
見劉泰不肯說,在場的百官也是心知肚明,計策再好,若被所有人知道,那又有什麼用?鮮卑與大漢常年交戰,互相的探子,間諜多的去了,若真被得到訊息,在場的眾人都沒有好果子,自然也不敢為難劉泰說出來,否則的話定會成為眾矢之的。
不過眾人不知道的是,劉泰還真沒有什麼好計策,只能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如今劉泰還沒接過二州軍政大權,不知二州中的兵馬到底如何,如果鮮卑真的南下,劉泰不一定有信心能打的過鮮卑,但是單單防備鮮卑突破長城和並北防線,劉泰還是有信心的。
第五十七章 改革(第二更)
公元179年,光和元年,十二月
薊縣
在幷州接過軍政大權的劉泰,直接回轉薊縣收掉了劉虞在幽州的軍政大權,待劉虞離開薊縣迴轉洛陽之後,下令荀攸為幷州別駕,荀彧為幽州別駕,主掌兩州政權,隨後劉泰將自己的治所搬遷到了薊縣,薊縣屬廣陽郡,東臨漁陽,西接涿郡,北方上谷,南下是渤海,乃四通八達之地,物產豐富,人口眾多,歷來是幽州的軍事政治中心。
收歸了兩州軍政大權的劉泰,正式在漢末嶄露頭角,麾下百姓過千萬,帶甲之士不下五十萬,超過了曹操袁紹等人太多太多,何況是名號都還無人知曉的劉備?
諸事完畢後,劉泰一刻都沒有歇息,與黃忠交談一番後,將高順以副手的身份歸到了黃忠麾下,因高順在軍中沒有什麼威望,劉泰也沒有那麼快的提升他為兵部尚書,而是認命其為三軍總教頭,掌管二州五十二萬兵馬的訓練之事。
雖然劉泰麾下有五十二萬帶甲之士,但卻多是老幼摻雜,很多部隊更是連起碼的兵器甲胃都沒有,大怒的劉泰直接下令大規模整軍,將所有四十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軍士全部剔出軍隊,得精兵三十九萬五千人,命名為正規軍。而那些被踢出軍隊的老幼,劉泰也並不是無視其生死,將其命名為屯田軍,負責為官府開墾荒地,若戰時,防務士卒不足,可臨時迴歸軍隊,過後再為其補償。
正規軍編制為以十人為一班,任命班長一名、副班長兩名,五十人為一排,任命排長一名,副排長兩名,一百五十人為一連,任命連長一名,副連長兩名,四百五十人為一營,任命營長一名、副營長兩名,一千五百人為一團,任命團長一名、副團長兩名,一萬人為一師,任命師長一命,副師長兩名,三萬人為一軍,任命軍長一名,副軍長兩名,三十九萬大軍共分十三軍,餘五千人為錦衣衛,錦衣衛算是劉泰的親兵,十三軍隊中,每年表現最佳的十位士卒可以編入錦衣衛,而每位錦衣衛的待遇等同營長。
軍事改革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