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4/4 頁)
的廣惠倉也並了進來。而廣惠倉的本錢來自戶絕產。據傳王安石當政時,還改戶絕法。但凡亡故者沒有直系繼承人的,即便還有兄弟姐妹,都無權繼承,列作戶絕產沒官。此說未經考證,但自王安石變法起,戶絕產就被朝廷盯上,從立法到執行各個層面一再嚴苛,這卻是事實。
關於戶絕法,範小石有不同意見:“兄終弟及,本不合禮教……”
熙豐所立戶絕法正是以此為據,按漢家倫常,本該是嫡親相傳,兄終弟及,那是夷狄之道。
這話出口,他自己就覺不對,宇文柏和鮮于萌也瞪住他,王衝更輕喝道:“慎言!”
本朝開國,太祖太宗不是兄終弟及?此時的皇帝,不是兄終弟及!?
熙豐時改戶絕法的官員,乃至王安石,沒有想到這一點?怪不得戶絕法改得悄悄的,沒有引起天下大議。而這一朝皇帝登基,又悄悄改了回來,不再把戶絕範圍定得那麼寬。
經宇文柏的批判,青苗法幾乎是黑得發亮,找不到半點白處。
因剛才口誤,範小石的辯解只好從旁入手:“青苗法施行確有弊病,不過是荊公用人不明……”
這幾乎是通論了,把新法的問題都歸為執行問題。王衝前世帶領銷售團隊,對這事卻有不同認識。
“大宋官吏就是這些人,收稅是他們,治平是他們,刑獄是他們,雖說問題很多,卻沒到百事敗壞的程度,否則大宋早就垮了,這說明官吏還不是不可救藥,或者一定會把好事辦成壞事。真是好事一定辦成了壞事,那就得問問這事是不是真是好事。話又說回來,如果非要個個都品行高潔的官員才能推行,那我大宋還需要作這事?”
王衝這麼說時,心中卻是另一番用語。設計一項制度之初,本就要考慮執行問題。如果這項制度出現執行問題,不去追問制度設計,卻去怪體制,這就是本末倒置了。
王安石搞青苗法,會沒想到執行問題?強行攤派,變相折納,官吏以此害民,這些問題王安石想不到,對得起他的才學和見識?王安石肯定想到了,只是他不在意,或者說本就在他預料的“承受範圍”之內,因為他的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