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3/4 頁)
了手下喚醒王衝的舉動。
“守正太過辛勞,且讓他休息吧,本縣在此理事。”
趙梓扯來一張座椅,就著那張案桌旁坐下,端詳案桌上的廂坊輿圖,又抽了一口涼氣。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小旗排列成牆,不僅擋住了整個城南,還向前推進到離成都城十來裡的街坊。
“守正一直等著縣尊親臨,叮囑我等,待縣尊到就交由縣尊主持。”
王相公家的楊夫子也在一旁幫手,見趙梓自己對上了縫,鬆了一口長氣。
再看記事本上,三種不同的娟秀小字記錄了一條條指令,趙梓便大致清楚了這一夜的亂相以及王衝組織人手平亂的過程。王衝因傷勢和思慮過勞,正倚著椅子,頭枕侍女懷中而睡,另有兩個如並蒂蓮般的秀麗侍女護在左右,見她們手上都有墨跡,噘著小嘴,也不知是因趙梓奪了王衝的位置,她們的職司而不滿,還是因另一個裝扮與她們不同的侍女抱著王衝而不滿。
一幅王衝使喚三個小侍女運籌帷幄的畫面,不由自主地浮現在趙梓心中,讓他恍惚不定。
“守正平一城之亂,如攜婢賞月,真乃名士古風啊。”
趙梓由衷地讚歎道,有膽出面平亂的人應該不少。可像王衝這樣,不僅作得井井有條,連婢女都能用作幕僚,那真是非凡之為了。如果不是城中的亂相,漏澤園的大批兇犯,岔口處高高掛起的羌人屍體,只看王衝這裡,還真以為他是在遊樂賞月。這淡定自若的心xìng,這風花雪月的作派。正是士人最為推崇的名士古風。
當然,得忽略王衝一身是傷,腦袋包得如豬頭的模樣。
如果此時王衝醒轉,會發現趙梓看他比早前更為親切。原因也很簡單,趙梓不止欽佩他的作為。欽佩他作為計程車風,更為王衝為他消餌一場大禍而高興,甚至不止是消禍,還送上了功勞。
趙梓忙了好一陣,才搞明白了王衝的指令排程,由楊夫子等人協助,開始以華陽縣的名義。發出一道道命令。
原本王衝本就沒指望靠自己徹底平息這場sāo亂,不讓sāo亂擴散開就是成功,要作得更多,就只能靠官府。
他這一夜的組織。其實也是處處漏洞。靠前指揮的幾人都沒什麼經驗,協從他們的海棠社書生們辦事也有許多想當然。義民體系與城南廂坊鋪兵、保甲的對接很不順暢,有些地方調動不了當地保甲,有些地方則跟自發組織起來的鋪兵保甲起了衝突。同時越往北。街坊越亂,義民只是臨時編組。難以處置越來越複雜的情況,因此只能在城南十里左右維持住防線。
有趙梓派出的人手一一到位,蓋著華陽縣院和縣尉司大印的文書四處張貼,本是自發而起的行動終於納入到官府體系中,平亂行動得以更順暢更有力地展開。
rì上三竿時,城南黑煙冉冉,街上除了官兵丁壯,再無他人,幾乎波及半個成都的sāo亂,終於被撲滅了明火。在漏澤園裡,已有四五百被看管起來的重犯。
此時“華陽縣平亂臨時指揮部”又升級為“成都府平亂臨時指揮部”,許光凝到了。王相公家早早就派人入城通知了許光凝,可他一直躊躇到華陽縣的兵丁完全控制住了城南官道才敢出城。
“別吵著了守正……”
許光凝也止住了手下要喚醒王衝的舉動,眼裡滿是讚賞,甚至還藏著一絲感激。
歪著頭看看王衝身下這張大椅,許光凝對趙梓和隨行的一干官員笑道:“守正手裡再多把羽扇,幾若孔明再世啊。”
隨行的王昂插嘴道:“就是那張臉不著相……”
眾人輕笑,許光凝被此話提醒,問道:“莫非守正還親身上陣平亂了?”
一旁鄧衍趕緊道:“這是守正與蕃酋相搏落下的傷,掛在岔口處的蕃酋是守正親手所殺!”
眾人紛紛側目抽氣,親手殺了蕃酋!?王衝才多大,十六歲啊!
許光凝不迭點頭:“大功!守正此番立下了兩樁大功!”
他邊說邊與趙梓對視,兩人此時默契十足。王衝其實立下了三樁大功,冒他們之名聚人,其實就將平亂之功送給了他們。這第三樁大功,是對他們兩人而言。
“大府也在此!?”
許光凝正招呼眾人轉移陣地,不要吵到王衝,盧彥達又出現了。清溪驛馬場糧草場已安然無恙,他正要回城中,卻見海棠渡裡滿是府縣兵丁,專門跑了過來。
“虧有王守正相助,轉運司的馬匹糧秣才得以保全。”
盧彥達一來,氣氛就有些微妙了,而他這話將許光凝和趙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