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 頁)
也匯聚成浪,一**湧起。
小姑娘吸了吸鼻子,帶著重重的鼻音,點頭道:“好!”
【1:徽宗朝時,將以前的走馬承受改為廉訪使。】
【2:龐恭孫是龐籍(龐太師)的孫子,在蜀地為官多年,以開邊為進身之階,最好招夷擴土,卻只求名而不究實利,多虛費,為蜀人詬病。】
第三十章花落無痕風仍鳴
共是八駕花轎,行到散花樓下便緩了步子。高亢的響鑼聲拔起,如天地初生,雷鳴電閃。置於樓下的高架大鼓轟隆呼應,如風雲鼓盪,伺立花轎兩側的紅衣漢子敲響小細腰鼓,噠啦噠啦,抑揚頓挫,似傾盆密雨,雁佈於高架大鼓下的女樂拍動花鬥鼓,綿柔婉約,似山林大地載雨低吟。
十九簧義管笙悠揚吹響,七星匏、九星匏、葫蘆笙依次相和,匯成起伏chūn浪。風雷之威漸漸消解,暖陽隨樂聲絲絲入人心肺。而後更為婉轉的笛簫聲漸起,大橫吹、小橫吹化雨為霧,排簫拓開天穹雲幕,一時天地清朗。
錚錚絃聲又起,四弦阮五絃阮龍阮自天穹撒下雨後虹光,葫蘆笛、盧沙、胡茹的加入,讓這雨後清新又多出粗曠的原野之氣。
高大魁梧的軍士憋足了氣,將銅角吹得嘹亮沖天。角號聲像是天門開啟之音,追著號聲之尾,八個嬌小身影輕盈地自轎中躍出。裹著雲霓般輕紗綵綢,俏立於散花樓下,如下凡仙子,引得無數看客轟然喝彩。
喝彩之cháo到半途轉得零零散散,聚在前處的人群裡生起嗡嗡議論,就見頭前那駕花轎上的仙子竟然面蒙綢巾,只露出一雙明眸,腳下還有些不穩,身姿如風中擺柳,晃動間紗袖綢帶也飄搖不定。
“你行的!”
轎子裡,王衝咬著牙,握住小姑娘的纖弱腳踝,幫她保持平衡。這話不僅是在鼓勵她,也是在鼓勵自己。他可不是馬戲團出身,即便小姑娘輕盈,怎麼也有五六十斤,就單足立在自己肩膀上,不僅要扛得住,還要扛得穩,他面臨的挑戰比小姑娘還要艱鉅。
腳踝上的熱感瞬間流轉全身,將小姑娘的身心裹得暖暖的。自小孤苦,就在官坊里長大的她平生從未體會過這感覺,頓覺自己像是有了根一般,不再惶然無依,便是再怎麼飄搖,身子也不會倒。
“我行的……”
小姑娘心中默唸,追著樂聲,猛然昂首展臂,綢帶揮開,一腿單立,一腿後揚。
一瞬間,長腿如墨毫橫揮,由飽滿漸轉纖淡,末處那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