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2/4 頁)
比擬心臟咽喉的地方,還牽扯到大批邊軍和勳貴。以長蘆鹽為生的鹽商多聚集在京師,所以本次歇業風á主要bo及到的也就京城北直一帶,範圍不大響應極,仍能使得朝廷大為震動。
廟堂上袞袞諸公準備絞盡腦汁為國à勞,剛剛醞釀好了“錦繡xon懷報國恩”的情緒。風起雲湧,重責在肩,從寬從嚴路線之爭在朝房裡ji烈展開,與勳貴的碰撞幾乎不可避免…
這時候視野裡突然闖入一個只是以搞宮鬥聞名的小字輩,輕描淡寫、信手拈來的將諸大佬嚴陣以待的難題灰灰了,彷彿“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效果…
既不在意料之中也不在情理之內,使人難以置信,兩個正在為爭奪第一輔臣位置而積極表現的大學士對此感到很不科學,其他書友正常看:。風頭被搶了,他二位忍不住吐槽幾句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這個世界上做事方法從來不會只有一種,諸公肯定可以憋出另外的主意,但是想要達到李大人這三條的水準,很難。
戶部晏尚書為了鹽事憂慮數日睡不安枕,此刻心情放鬆下來。雖然李佑的提議在目前只是紙上談兵,但以他的經驗判斷,可à作xin很強,應當能夠推行下去。關鍵還在於李佑這個辦法相對比較柔和,不至於引起大沖突叫他這個戶部當家人難做。便點頭讚道:“雖不見驚天動地,卻有如潤物細無聲。”
戶部大司徒如此友善,李佑也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老大人過譽了,只是一點淺見,尚須諸公正。”
一時各自如沐un風un意融融,近難得朝堂上有如此和氣時候,讓人錯以為寒冬將盡。
太后便下旨了,“如此照依李佑之法,著戶部辦理。”
晏尚書接旨後奏道:“此法或有不詳盡明白之處,請差中書舍人李佑協理此事。”
李佑暗喜,這尚書還是tin知趣的,居然主動為他請纓,省的他自己另費心思了。到時候他在這邊,程老爹在那邊…要知道,經濟活動中既當甲方又當乙方,那是再爽不過了。
太后允了晏尚書所奏,又對左右吩咐道:“言語或有所漏不盡,將李佑所寫詳細條例傳示諸卿,以明晰事理。”
太后身邊中官麥公公捧出李佑的密疏,走下來遞給群臣傳閱,第一個便是晏尚書。
李佑瞬間臉綠了。
心情大好的晏尚書微笑著開啟密揭,掃了幾行,然後…臉也綠了。如果他沒有ā眼的話,這份密疏開頭幾句是:“臣李佑謹以奏聞,戶部平庸無能,怕事推諉,區區鹽事也敢驚動天聽,以至聖心憂慮,其罪難辭…”
要命啊李大人yu哭無淚,書迷們還喜歡看:。官場人都知道,密疏之所以叫密疏,從來都是直送君前開拆,只有太后或者天單獨閱覽的,因而大臣可以在密疏裡寫點不適宜公開的真心話,也是上眼yà、進讒言的不二利器。
他之所以在秘密小報告裡詆譭戶部,一是因為憤恨戶部召集廷議時膽敢忽略自己,二是為了突出自己拉一個陪襯。沒有配角的襯托,怎麼顯得主角的英明神武?同時順便報復一下戶部,兩全其美的很。
可現在太后卻將他的密疏公開了,開頭那段也暴lu在人前。這好似在背後說別人壞話卻被當事人聽到,太尷尬了,尤其是剛還與晏尚書彼此示好如沐un風的情況下。
經驗不足啊…李佑心中嘆道,真實在不該將鹽事條例和詆譭戶部寫在一本里,一旦像眼下這樣將條例拿出來討論就洩lu了。
密疏在殿裡眾人手裡轉了一圈,又回到麥公公手裡。眾人都有啼笑皆非之感,不過這種事在官場也不算什麼,大家臉面上和肚裡不一致的時候太多了。只是李大人運氣真不錯,今天被戳出來了變成個笑話段而已。
熟知前朝史的,便想起一個李大人的同鄉,萬曆朝的首輔申時行。申吳縣因為立儲之事進密疏與天說了幾句知心話,隨後天故意將密疏發到六科公開了。結果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後申首輔頂不住壓力辭職回蘇州,就此告別官場。
其實一切都是巧合。前幾天某個對朝政不敏感的戶部小官負責召集廷議時,拿著過去舊模板依葫蘆畫瓢,能有李佑這個鮮人就見鬼了,然而這卻導致了李佑的不滿和誤解。套用一句名言與看官共勉,工作無小事。
閒話不提,卻說這晏尚書涵養不錯,臉上沒有現出不平之sè。他又上前對太后奏道:“臣方所慮不周,罪莫大焉。李中書位居中樞要地,每日不得輕離。而我戶部人數諸部第一,足可應付,想來也不須勞駕李中書擅離職守,以免誤了中樞文牘運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