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3/4 頁)
重東山再起不是沒有先例,但王先生的對手某中書戰鬥力太…反正眾人皆不看好王先生。
殿中人群散光了,門外冷風捲了進來,孤零零的的王啟年打個冷戰,恢復了頭腦清明。他想起自己還有一根最後的救命稻草…
紫禁城東華門外建有若干值房,以供各種用途。例如歸德長公主每日入宮辦事,她的大隊儀仗不能跟隨進宮,便可以在東華門外值房裡等候。
王啟年徹底放低了身段。他出宮繞到東華門外,找到歸德千歲的儀仗隊伍後,不惜體面的與這些下人廝混在一起等待殿下出宮。
如今能救他的,也只有背棄彭閣老後新投奔的歸德長公主了。
夕陽西下,天近傍晚,眼瞅公主的鸞駕從東華門出來,王啟年幾個箭步竄到鳳輿之前,撲地高呼道:“王啟年求見殿下”
鳳輿中傳出幾聲斥罵:“廢物滾”,毫不留情。
王啟年並不曉得,長公主對今日武英殿議事寄以極大期待,企圖將分票中書職位和李佑一起搞定,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當她得知李佑不但沒有被制住,反而升級成了六品廷推分票中書,而且順手廢掉了她好不容易收服打算重用的王啟年,頓時沒來由的、說不清道不明的、莫名的火氣塞滿胸中。今日便在昭鳳殿裡大發雷霆,摔了五六件瓷器,打了七八個內監宮女。
王啟年這個辦事不力的倒黴蛋也被千歲殿下不講理的遷怒了…
捱了斥罵后王先生再次呆若木雞,長公主向來號稱威容德器冠於宮禁,不該是魯莽無腦之人,怎能如此對待他這個投奔效忠的人?不怕寒了其他臣屬之心?
今年的冬天,真是格外悲涼。
卻說《武英殿》在十一月二十三日上映之後,因其教科書般的各逞心機和一波三折的離奇劇情,頃刻之間風靡京師。
幾乎是唯一贏家、包攬了數項大獎的李大人隱隱有被傳奇蹟象。這也確實是他官場生涯的巔峰經典之作,在目前看來是不可超越的。
當時李佑在殿中的每一舉、每一動、每一言、每一語,都被人細細研究推敲,併力圖進行再解構。別人愈研究愈覺得李中書雖然小小年紀,但心機詭不可測,令人不寒而慄。從他踏入殿中第一步,到離開殿中的最後一步,彷彿都蘊含有無限深意,其他書友正常看:。
次日,禮部員外郎朱放鶴先生請李佑喝酒,同時帶著禮部的學習心得。“我部諸君一致認定,李佑你太老謀深算了。那王御史誠然為小人,也被你生生害死,一場辛苦都為你做了嫁衣裳,還白白送給你一個廷推。”
對於這種觀點,李佑很無奈,“最後只是巧合而已,天意如此,我哪有這般操縱諸公翻雲覆雨的本事。”
“你這話是糊弄外人麼?你從謝罪辭職那一刻起就在佈局,不,你自從進了武英殿那一刻起就在佈局你掩蓋不了真相,還是招了罷。”
“什麼佈局?我怎的不曉得?”李佑聽著十分納罕。
“休要裝瘋賣傻,你的心思都被我參悟透了。例如你辭去分票中書職務時,口口聲聲此事新創無定法,而你是被迫開基立業勇於任事。這便叫人起了同情之心,故而後面廷推才有九人因為憐憫而推舉你。”
李佑苦笑連連,這種時候裝可憐博同情難道不是基本常識麼,哪來的這許多闡發出來的莫名其妙深意。
“又如你辭了職,卻還主動向聖母進言,言辭懇切要立即擇出繼任者,這也是一個圈套當時殿中諸公雲集,若欲短時間內選出後續者,最適合辦法莫過於廷推,即便聖母不下詔廷推,想必你也另有辦法勸她罷。”
李佑心裡搖頭道,其實當時我只是打算仿效二桃殺三士之策啊。先趁人多丟擲誘餌,試著引起各方爭搶,然後看看有無渾水摸魚機會。廷推什麼的,想都沒想到。
“此後你低調無聲,由不相干的楊閣老出面推舉,叫眾人只以為是安撫,失去警惕之心。想必你早得知王御史運作分票中書的內情了,故而引蛇出洞,同時先借著王御史將其他人都排擠掉。”
對此李佑的點評是:得知我有九人推舉之前,我很淡定的,得知了我有九人推舉僅次於王啟年之後,我就不淡定了…
“隨後你暗藏殺機、黃雀在後,其他書友正常看:。等你一舉將王御史擊倒時,而那個很不起眼沒什麼用處的第二陪推恰恰就是你,再往下的一切就順理成章了。”
那是王啟年命數不好活該李佑心中簡單的總結道。
朱放鶴先生一口氣分析完李佑在武英殿中妙到毫巔的算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