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4/4 頁)
話說自從李大人上任江都縣以後,各種博眼球的事情層出不窮,便催生了一門新職業,美其名曰“信使”。許多閒散人物遊蕩於縣衙大門外,一旦有了新的驚人告示或者驚人訊息,哪怕獲知李大人寫了什麼新詩詞,便立刻飛奔到城中各大酒樓茶鋪進行傳播散佈,以此來賺幾個賞錢。
所以如今江都縣縣衙外面的閒漢遠多於往,李佑交給莊師爺的幾張告示剛一貼出來,半日內便是滿城皆知了。
第一張告示。“江都縣正堂諭:鹽商王淳、劉重選、周恆、鄔鈺、姚士銓、孫開鼎六人雖寄籍江都縣,向不服本縣管教,屢糾不改,藐視縣衙。既如此便不必居留江都。自今日起,六人並全家從江都縣寄籍除名,限十日內離境回原籍,過期以流民論。敬告府內各縣同僚,不可收留此六人。”
告示意思很簡單,既然你們六個不服我江都縣的王法。那麼就別在江都縣住了。對此揚州民眾皆驚呼,縣尊這是要動真格了!
從兩個多月前,李縣尊就以涉案名義大張旗鼓要捉拿這六人歸案審判,中間曲折反覆多次,最後透過府衙插手,這六人才得以徹底脫罪,到此似乎已經平息。
沒想到剛正不阿的李縣尊依然緊咬不放,其他書友正常看:。另闢蹊徑玩了這麼一手狠的。作為需要時常與鹽運司打交道的鹽商,若被趕回幾百裡外的徽州府,那還算鹽商麼。
其實還可以去周邊各縣寄籍,但李縣尊告示裡同樣對周邊各縣有所警告,萬一別的縣怕了才是麻煩。仔細想想,一般的知縣還真沒膽量為幾個不上臺面的中小鹽商去得罪背景通天的同僚。
李縣尊真是剛正不阿,法度森嚴啊,茶鋪閒人點評道…從這個評價就可以看出名聲的重要性了,若李大人名聲不佳,輿論評價估計就成了“死要面子,心胸狹窄、善於記仇”。
被李佑開除江都縣籍的六家鹽商在新安會館裡哭天搶地,但這次大多數同行保持了沉默。
第二張告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