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第2/4 頁)
三成,其餘還是各鄉里自募並出工。
天子便對袁閣老道:“如此一萬兩可做得五萬兩的事情,揚州地方富裕,聚集銀子成事不足為奇。”
如此人瑞老頭那句“鰥寡孤獨及鄉里社學、修橋鋪路皆有所給”有點誇張但也不能說是假的,他又沒說是官府全給。
袁閣老草草掃了幾眼單子,又道:“江都縣年錢糧七八萬,存留不過萬餘。這單子裡的官府開銷就不下一萬了,不知又是從哪裡得來的銀子。”
安侍郎說道:“曾風聞李佑大肆聚斂,勒索地方。大概拿得這些銀子為自己買名聲,此奸邪之道也,所以不可不察。”
半晌沒存在感的李佑出列對天子奏道:“臣向來認為,為臣之道,當在用心實事。須知空言誤國,高談闊論百無一用也,崇禎國事,泰半壞於此輩!”
雖沒有指名道姓,但說的誰都是心知肚明的。熟悉李佑的人都在腹誹,你李佑高談闊論的時候還少了?
兩人互相攻訐,天子不置可否,見完耆宿,又召見了鹽商。這次天子南巡,鹽商報效捐輸,是出了大力氣的,所以也要見一見。
這批鹽商實際上就是二十多個總商,基本也是為天子南巡報效最多的一批。
天子嘉勉幾句,“爾等有效力之心,朝廷不會不知,總商之號,朕可賜與爾等。只望爾等日後上報社稷,下善鄉里。”
眾鹽商謝過恩,袁閣老問道:“揚州地方官府,可有勒逼富商聚斂之事?”
鹽業公會總管何雲梓對此矢口否認,“斷無此事!我等受李太守感召,自願出納新課,造福鄉鄰,何來威逼之說?這位老大人休要憑空構造。即便有一二心術不正的造謠生事,那也是謠言止於智者!”
等鹽商退出,今日巡視地方便算了結。
按道理,此時天子該對地方官有所勉勵。但李佑展現出來的政績,幾乎無可挑剔,只能打個滿分,堪稱卓異裡的卓異,就差在臉上寫“不提拔我不足以平民憤”。景和天子一路南來,未見到過這等情況,現在不知如何措辭。
若是別人如此,天子金口一開,贈個能臣美譽,賞賜些物品,並許諾重用就可以了。但李佑實在是特殊的一個,無論賞賜他還是提拔他,都是很有技術含量的活計,天子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金書鐵券就不提了,不如鬥牛服的也不好拿出手,難道還能為這點破事賞個蟒袍?
至於提拔重用李佑,天子感覺這並不由自己完全做主,只怕要牽動從母后到長姐,再到殿閣大學士等許多人的心思,不是輕易可以定下的事情。而少年天子的臉皮還沒有那麼厚,可以面不變色的做出虛假的空頭許諾。
天子迷惑了,這難道就是書上所言的賞無可賞?李佑在揚州又沒幹出什麼驚天動地、功高震主的大事,怎的就賞無可賞了?
真是過火了,李佑見狀暗歎,還是自己找臺階下罷。(……)
四百四十章 為難的旨意
~日期:~09月28日~
更多好看的小說,txt下載~請上~bt小說網~~^bt686^
在李大人的記憶中,功高不賞從來不是好詞,後面常超帶著掉腦袋,雖然這次完全談不上功高,但成了不賞也不吉利,不是什麼好兆頭。
之前,他還曾有個心思,忽悠天子將“辰時之日”石刻推廣到天下所有學校裡,以成就自己千秋萬代之英名,就像天下衙門裡必有“公生明,廉生威”這塊戒石一樣。
不過今日一直沒有合適機會,天子左右也沒有自己人可以幫腔,只好作罷。如今再看,幸虧沒有成功…
面對沉默的天子,李佑立刻奏道:“我朝很有一些臣子不務實為先,言行無忌,專喜好指摘他人,不惜捏造汙衊並以此為能!分明發言錯失在先,卻無視是非,死不認錯,自詡曰風骨,這是何道理?臣又聞,親賢臣而遠小人,此乃至理!”
袁閣老聽到李佑這段抨擊別人的話很有感觸,明知李佑暗指別人,但彷彿李佑在作自我批評似的。
李佑又道:“臣這地方親民之官,撫境安民皆分內之事也,從來不欲以此邀功。然今日數次遭少宗伯橫加非議,卻無隻言片語為歉,心中不平,故只求少宗伯親口向臣賠罪,以慰下官之心,其餘別無所求!”
李佑的這個提議,倒不讓景和天子為難,正好免去此時無話可說的尷尬。
滿足李佑一個心願算是賞賜,可以順利為今天的工作收尾,天子便抬眼拿目光去示意出言非議李佑的安侍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