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2/4 頁)
說回來,以揚州城現狀而言,如果撫臺、運司、府尊齊齊丟官,身兼數項職務、差遣的李佑便成為了揚州城官場當之無愧的一號人物,那麼這個一號人物可以幹什麼?
細算時間,天子南巡在即,在這萬眾矚目時刻,若能以揚州地區官場首領身份迎駕,便可出盡獨一無二的風頭!
雖然也有副作用,但綜合盤算起來,好處遠大於壞處,所得大於所失。
李大人不惜代價打碎揚州城格局,將種種機緣利用到極致,把自己推到一個瘋狂的揚州官場頂峰位置,除了種種利益考量外,最重要的心思,便是要在天子和群臣心目中,徹底擺脫那種投機取巧的倖進小吏形象。
他一直在考慮,天子南巡可以為他帶來什麼?
現在他下了決心,要想方設法的利用時機,將自己塑造成大員形象,抬高自己的印象分,從而為自己的前途鋪墊上紮實的臺階。
或許會給人以攬權專橫印象,但現在不是二十一世紀,不用事事都得扯上民主當虎皮。專權的另一層意思又何嘗不是精明強幹?
如果他李佑沒有幾把刷子,又怎能從揚州城這麼多官員中一躍而出?又怎能有滿城百姓的擁戴和三百綱商的擁護?這就是他展示給朝廷和自家靠山的實力和能力,而且是遠遠超出普通五品同知的實力和能力。
物極必反,把事情做到了極致就是另一種格局和突破了,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道理便是如此。將一兩個同僚幹掉和將滿城同僚全部幹掉,絕對不是一回事…
或許有人奉行“出風頭遭人忌諱”、“低調平庸是王道”等為金科玉律,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天下沒有並沒有真正通用的教條,而且李大人從一開始就不是這種路數。
!T
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
四百二十六章朝臣心中的李大人
三月下旬,天子大婚的喜訊傳來,冊封皇后的詔書正式頒佈天下。李大人翻了翻詔書,還真是提學官蕭學道的女兒中選,以後就是蕭皇后了,看來太后身邊的麥承恩公公沒少賣力氣。
比起被別人口中尊稱國丈的金百萬,蕭學道才是正牌國丈。但李佑可以斷定,蕭學道那裡只怕不如金百萬家裡賓客如雲般的熱鬧。原因很簡單,金百萬周邊人際圈子裡大多是豪商,絕對要豔羨金家出一個皇妃;而蕭學道的人際圈子裡都是官員,卻未必會去羨慕蕭家出了皇后。
家裡出了皇后,蕭學道這輩子官場之路算是到頭了。雖然經李大人上疏痛諫皇后弱勢的害處後有所鬆動,但以大明抑制外戚的強硬國策,簫大人要麼幹完這屆學道後,繼續遷為四品閒職幹到死;要麼就此辭官,另行接受一個大概是伯爵爵位的賞賜,從此離開權力場。
本次大婚,天子納了一皇后二賢妃,都是在選秀中選出來的。作為遠隔千里之外的地方官,李佑欣慰國家喜事並遙祝天子早生貴子的同時,所須做的還有三件事,獻祥瑞、上賀表、赦囚犯。
不過都是虛應故事而已,李佑心思也沒放在這上面,他所關注的是朝廷什麼時候派欽差將巡撫、鹽運使、知府齊齊拿下。
在京師宮禁中,天子大婚的喧囂剛剛散去,朝廷開始準備南巡。
這次南巡計劃,源起於去年祖陵險情,當時便有大臣奏請天子南巡謁陵,穩固龍脈。不過大明天子沒有南巡的慣例,加之開銷浩大,所以朝堂上爭論不下。
不過當揚州綱商願為聖上南巡捐輸一百多萬兩的訊息傳來時,再加上慈聖太后下了聖諭,此次南巡一切從簡,隨員限制在千人,這股爭論算是漸漸平息了。
三月二十日清晨,六位大學士聚在文淵閣中堂,又例行公事般的開始了今天的工作。一份從揚州發來的奏章在各人手中傳了一遍,引起了小小的驚動。
自從鹽、漕、府三家聯手彈劾李佑這件烏龍事情過後,近幾個月從揚州送來的奏本大多是好訊息,特別是有關銀子方面的。就連鳳陽巡撫移駐之事,揚州方面也沒有一絲一毫的反對聲音,不使朝廷為難。
然而這封鹽運使的上疏,卻又打破了平靜。奏疏描述的事情經過很簡單:
南京守備國公、鎮守中官勾結鳳陽巡撫楊負,派留守衛指揮僉事、內官監太監到揚州府綁架賢妃之父綱商金某,此舉遭到鹽運司與地方官李佑全力制止。
而鳳陽巡撫公然袒護南京來人,並動用標營協助南京官軍強行帶走金某。最終與府兵發生衝突,而府兵被迫開火殺死張言、周懷和留守衛軍士九人。
看了奏摺,大學士們都覺得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