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1/4 頁)
“顏斶遵命!”
黑暗中空氣一陣晃動,隨即恢復平靜,春申君哈哈大笑,“秦、趙之間這趟渾水最好越攪越混,這樣楚國便可以坐收漁人之利,奪回失去的土地,重現昔日霸業!”
燕國都城公孫操眼前一亮,“準備人手立刻入秦營救太子丹!”
第十六回 大器晚成(上)
秦都咸陽,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秦之先;是顓頊帝的後裔;到殷商時代;由於輔佐之功勞;得以分封諸侯;統治西戎地區;確保許部邊疆的安寧,秦國以此為起點,逐步站穩腳跟。
入周之後,仍舊捍衛西陲。
周幽王無道被殺,王室傾危,秦襄公力戰救周,率領秦兵掩護平王東遷至洛邑,周平王感念襄公之恩授予秦王“能攻西戎;即有其地”的權力,秦國從此把東進作為世世代代為之奮鬥的目標,到穆公時代終於實現”霸西戎”的宏願,此時,函谷關之內,黃河以西,基本為秦國所有。歷史上;就把這一片土地稱作“老秦故土”,把這裡的民眾稱作“老秦人”。
秦國經商鞅變法得以強盛,如今更是令六國變色,提到這位令六國諸侯膽寒的秦昭襄王,一個人不得不提,便是上一任秦王“秦武王”,在位僅僅四年,秦惠文王死,太子嬴蕩即位,他就是秦武王。
秦武王身高體壯,勇力超人,重武好戰,常以鬥力為樂,凡是勇力過人者,他都提拔為將,置於身邊。烏獲和任鄙以勇猛力大聞名,秦武王就破例提拔為將,給予高酬厚祿。
齊國人孟賁,力大無窮,勇冠海岱,人稱,“陸行不怕虎狼,水行不避蛟龍,一人同時可制服兩頭野牛。”聽說秦武王重用天下勇士,孟賁赴咸陽面見秦武王,秦武王得知孟賁之名,召至正殿親自一見,只見孟賁身形魁梧,一塊塊肌肉崩起,心生喜愛,當場舉起銅鼎面不改色任用為將,與烏獲、任鄙享受一樣的待遇。
早在秦惠文王時,張儀就入秦獻計:秦軍東進中原,先取韓**事重鎮、周都洛陽的門戶——宜陽,以宜陽為跳板,控制東西二週和周天子,以據有九鼎為象徵,挾天子而令諸侯,建立中原霸主之業。
由於當時秦惠文王為鞏固後方而集中兵力滅蜀,暫把張儀之計擱置一旁。秦武王即位後,已經滅蜀,後方鞏固,國力正盛,秦武王欲對外征伐,自然想起了張儀曾經說過的話,尤其是象徵天下的九鼎更是產生濃厚興趣,於是對右丞相樗裡疾、左丞相甘茂說:“寡人生在西戎,沒有到過周都洛陽,不知中原怎樣繁華。寡人渴望有一天,駕車進入周王畿遊歷,親目一睹天子重器九鼎。若能如願,死也心甘。不知二位,誰能為寡人伐宜陽,進中原?”
樗裡疾回答:“韓國宜陽城堅兵精,路遠道險,倘若魏、趙二國出兵救宜陽,秦軍孤軍深入險境,一旦失利,後果不堪設想”。
秦武王聽了,很不高興。這時,甘茂說:“伐韓宜陽,必先破韓魏聯盟,只要魏國助秦,趙國就不可能越魏救韓,韓被孤立,宜陽城就可能被秦軍攻破。”
秦武王大喜,即派甘茂出使魏國。甘茂面見魏王以共享伐韓之利相引誘,與魏王建立了秦魏共伐韓國的聯盟。
甘茂怕秦武王在伐宜陽期間,聽信樗裡疾之言而變卦,特派副使向壽報告武王:“魏王已經同意與秦國共伐韓國。雖然得到魏國支援,還是不伐宜陽為好。”
武王聽了十分不解,既然已經解除後顧之憂為何還是不可以伐韓,於是親自趕到息壤召見甘茂,甘茂早已料到大王必然親自前來,備下酒宴等候,武王親至,眼見甘茂統兵嚴謹,大軍嚴陣以待不由得連連點頭,兵者攻也,將者伐也,一國之兵遠遠比不上一國之將,若是能夠出現一賢足以抵擋數萬大軍。
酒宴之上武王問甘茂為何改變伐韓計劃。甘茂說:“宜陽城池堅固,兵精糧足。秦軍冒千里之險攻宜陽,決非短時能夠湊效。如果攻宜陽時間延長,必然有人在大王面前誹謗,大王聽信小人之言,臣攻宜陽不僅失敗,還要身敗名裂。”
武王聽罷哈哈大笑,“不想只是為了這等小事,寡人不聽小人之言,願與你定息壤之盟,為你解後顧之憂。”
甘茂起身:“若真如此甘茂必然攻下宜陽以報大王之恩!”
武王命人取來筆墨,大帳之中君臣當面簽訂盟約。盟約簽訂,甘茂立刻興兵,領兵五萬伐宜陽。
宜陽守軍堅守不出,憑藉城牆之利與秦軍周旋,攻城之器有限,甘茂攻宜陽,長達五個月,沒有見效。這時,右丞相樗裡疾對武王說:“秦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