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1/4 頁)
葉旺道:“殿下,儘管吩咐,葉某定當萬死不辭。”
朱植展顏笑道:“幹嗎動不動就萬死不辭,本王要你活著,幫著我整頓遼東。”
葉旺憨厚地笑著:“是,是,葉某一定努力活著。”
朱植看著他發自內心的笑容,不禁懷疑自己的判斷,金州的事情到底與他有沒有關係?這一絲疑惑轉瞬即逝,他正色道:“葉將軍,今日觀本王手下這八百騎,戰力如何?”
葉旺道:“雖經長途賓士而不亂,當是強兵。”
朱植點點頭道:“那不知,遼東若我部兵馬者幾何?”
葉旺想了想道:“恐怕無人能及。”
朱植道:“我欲以這八百騎兵為教導隊,整訓全遼東兵馬。”
葉旺道:“何為教導隊。”
“教導隊又名模範軍,乃軍之楷模,我遼東軍馬皆以此軍的戰鬥力為標準進行整訓。以達到相同規模之作戰能力。”朱植解釋道,“只是八百騎目前的戰鬥力也沒達到本王心中的標準,仍需要進行先期整訓。”
葉旺心中驚訝,這八百騎兵經歷過戰陣,裝備,士氣正佳,如果還沒達到遼王的要求,這遼王要求又得高成啥樣?
朱植道:“葉將軍不必擔心,本王已有計較。等教導隊練好之後,就調各衛總旗以上軍官入教導隊訓練,為期半年,練好之後再回各軍。在此期間,遼東各衛要按照上,中,下三衛三等進行整編,其中上等衛轄兵一萬,共設五個衛;中等衛轄兵五千,共設八個衛,下等衛轄兵三千,共設九個衛。
本王直轄的三個護衛,我已考慮過了,羽林右衛名稱不變,兵力不變;定遼右衛與神機營合併,名稱不變;另外再加上一個廣寧中衛。大家有什麼意見?”眾人哪裡敢有任何意見,紛紛附和。
朱植又道:“我已命令讓瞿能、楚智、王域三將為教導隊的正副隊長。等他們抵達遼陽整訓立刻開始。”
遼東二十二個衛所本來按照編制就應該有十一萬人,現在整編計劃下應有兵將十一萬七千人,但目前遼東實有八萬人,兵力空缺較大。朱植就命令下面各衛從逃籍的人中追回,如果還不夠,就在遼東各地的百姓中徵招。對此朱植專門上奏朝廷一本,說明了遼東各衛所的逃籍情況,並請兵部允許在百姓中招兵補足兵員。當然對此朱植是先斬後奏,人先招滿了再說。
編制上,朱植還沒傻到整來現代的師團編制,再搞出個軍銜制,私設軍制在任何朝代都是造反的證據。不過不能改變名稱,可以在衛所內部進行體制內的改革。
有未來戰爭的經驗,朱植十分清楚後勤的重要性,就所有衛所的後營全部改成後勤營。古代行軍打仗基本上沒有專門的後勤部隊,多是徵召民夫隨軍負責後勤工作。現在將設立專門負責全衛的輜重補給的營,職責包括伐木紮營,開鍋造飯,押運糧草等。
拿羽林右衛來說,朱植先把後營調出來,編入廣寧中衛作為基本力量,原來後營的空缺徵召民夫充入,定編仍然是二千人。
同時,朱植還對每個衛的中營進行了改造,中營將不再擔任衝鋒陷陣的工作。朱植注重斥候偵察,規定上中兩等衛,必須設定一個斥候百戶,統率二百名斥候;下等衛設定一名斥候總旗,統率五十名斥候;保留原來的掌旗百戶,親衛百戶加上斥候百戶,三者統一歸一名千戶統帥,另外增設一名精騎千戶,率領一千名騎兵,步兵衛中,精騎千戶則變成掌箭千戶。中營將成為衛指揮使直轄的預備隊力量。
如此一來,上等衛實際已經變成了近現代軍隊中一個“師”,師部性質的中營兩千人,轄左右前三個營,每營兩千人,等於近代兵制中的“團”;再加一個負責後勤的後營。朱植愣是在制度內,完成了向近現代兵制的轉變。
八月初一,包括瞿能,王域,還有羽林衛一百多名總旗以上校官在內的遼東各衛指揮使全部抵達遼陽,瞿能等全部都被編入教導隊中,瞿能任隊長,楚、王二人分別人副隊長。
朱植召開全遼東軍事會議,當眾宣佈了軍事改革方案,上等衛和中等衛,需要各指揮使自己申請,然後再由葉旺和鐵鉉為正副組長的考核評定小組評分。朱植提名的三個上等衛有戰功擺在那裡,大家自然不敢有意見。
一時間,各指揮使有的高興,有的鬱悶,有得恨不得立刻捲鋪蓋走人。高興的終於看到一個強力的領匯出現,胸中燃起了建功立業之心;鬱悶的是因為自己的衛要人沒人,要戰功沒戰功,評個中等衛都困難;那些想捲鋪蓋的自然是一些胸無大志,看見朱植治軍之嚴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