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4/4 頁)
面軍司令部最終用這個理由,說服了大本營;或者說,是大本營在無奈之下,給自己找了個下臺的理由。
當初為了對學生軍的進攻,日軍臨時放棄了即將到手的忻口,並不得不延緩了進攻省城的時間。雖然從臥龍山回軍後,最後還是攻佔了省城,但是付出的代價卻比打忻口時大得多!以擅長守城聞名的傅長官,得到了充足的時間調兵遣將,差點讓日軍折戟城下。最終,日軍還是依靠內應和晉綏軍內部的指揮協調失誤才攻進城去。守城的晉綏軍被擊潰,傅長官率其主力第三十五軍及其他守城軍向西山轉移,而閻長官在日軍圍城前一天就轉移至隰縣,省城失陷後即退往臨汾去了。
雖然又損失了近一個師團,華北方面軍總算完成了年內主要戰略目標。
佔領省城後,日軍並未停住侵略的腳步,而是計劃乘勝大舉南下。
而在中條山一帶,國軍第一戰區的部隊也正在集結,準備憑藉中條山險境,構築一條抵禦日軍的鋼鐵防線,以此終止日軍南下的步伐。
華北的日軍和國軍都調動頻繁,山西情勢危殆,風雨欲來,一派大戰將啟的緊張氣氛。
。。。。。。
與當前的緊張氣氛迥然不同,臥龍山上的學生軍總部,卻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張野重新整頓了隊伍,任命王維一為第四支隊支隊長。學生軍又開始了系統的學習訓練。
張野知道,歷史上中條山之戰雖然延緩了日軍進攻的步伐,卻無法阻擋日軍的勝利。國軍與日軍相比,不僅武器比不上日軍,訓練更比日軍差得遠!最要命的是,國軍的許多將領都是軍閥出身,沒有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也不服從統一指揮,往往各行其是,對上峰陽奉陰違;他們信奉實力至上,在日軍面前往往只想儲存自己的私人力量而忽視民族大義。並且他們的軍隊,除了強行抓來的壯丁外,就是一些拿軍餉混日子的老兵油子,軍紀渙散,完全是一群烏合之眾,跟土匪其實沒什麼區別,很難得到老百姓的認同。這些軍隊禍害老百姓是好手,但是在面對真正殘酷的惡戰時,則是一觸即潰,不堪一擊!這是歷史上國軍屢戰屢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張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