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隊中配備了野戰用手榴彈,並把經過專門訓練使用這種特殊武器計程車兵稱為“擲彈兵”,到了19世紀,隨著槍炮等武器的長足發展和城區攻堅作戰的減少,手榴彈曾一度歸於沉寂,大規模的用於戰場,那是後來的日俄戰爭時期的事了。
因為孫綱這隻小小蝴蝶,日俄戰爭將來還會不會打起來,他現在已經沒法知道了。
自打“找存摺”發明了手榴彈後,遂有“一發而不可收拾”之勢,他把自己身邊一些常用的東西全都變成了可怕的“炸彈”,諸如硯臺,毛筆,懷錶,座鐘甚至帽子等等,周圍的人知道後無不對他“敬而遠之”,生怕哪一下讓他不小心給“爆”了,他一再向大家保證,說自己身邊的所有“爆炸物”全都有“保險裝置”,別人是打不開的,“絕對安全”,可無論他再怎麼“保證”,也沒有人敢和他走在一起了(馬玥管他叫“火爆唐人”,這讓孫綱想起了後世的一個經典的小電子遊戲“炸彈人”。)
經過了幾天的試射和軍械人員的討論,孫綱還是決定在“找存摺”發明的熱氣球上安裝改進後的加特林機槍。
之所以選擇加特林機槍而不是馬克沁機槍,孫綱是經過仔細考慮的,水冷式的馬克沁重機槍槍身重不說,還得多人操縱,不光射速慢,而且打完500發以後槍管就“開鍋”了,必須更換槍管或等待槍管冷卻下來,否則就會自己搞定自己,而多管的加特林機槍在這些方面就能強一些了。
這一天,在軍工人員的努力下,中國的第一支“空軍”——北洋特攻隊氣球隊就此誕生。
裝備了六管加特林機槍的熱氣球部隊表現果然“不俗”,看著飄忽不定的熱氣球從天上往下傾瀉彈雨,前來觀看的林泰曾,張文宣和徐邦道都十分吃驚,只是在孫綱看來這隻“武裝熱氣球”表現的還不算太好,由於熱氣球的飛行狀態並不穩定和加特林機槍的後座力問題,“氣球兵”們不易瞄準,而且熱氣球載彈量也有限,熱氣球本身也極易受到攻擊,不能用於支援前線作戰,偵察和夜襲還差不多,但對於因循守舊的大清國來說,能有這個“兵種”本身簡直就是奇蹟。
他哪裡想到,自己的這個“創意”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後戰爭的程序。
孫綱的這個“發明”提醒了林泰曾等人,他們分別也訂做了幾個熱氣球,不過不是用來支援步兵作戰的,而是用來為部隊提供偵察的。
林泰曾在向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丁汝昌的報告中說,“以熱氣球載兵勇升空俯瞰,所有山川地理,海中船艦,營防佈置,一覽無餘,實為窺敵瞭陣之利器,德人亦驚歎心服”,建議在諸軍中大力推廣,但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發明”,又因為朝中頑固派的阻撓而無法實行,丁汝昌只得命令在北洋海軍及北洋護軍中“試行”,等“經習戰陣之後,再行推廣。”
孫綱知道了也不以為意,因為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再等等吧。
因為,他這隻小小蝴蝶,很快就要在大清朝廷當中掀起一場史無前例的“政治風暴”!
(九十五)民教問題
這場“風暴”最初的創意,是孫綱從白里安那位漂亮的女兒身上得來的。
這個金髮美人很孝順,自母親去世後她就一直同父親生活在一起,照顧父親的飲食起居,耳濡目染之下,也算半個造船專家了,由於比較喜歡東方文化,法國人的浪漫不羈和東方人的沉穩含蓄在她的身上都有體現,總去白里安那裡拜訪的北洋船政大臣夫婦現在和他們父女倆已經很熟了。
和這個叫麗妮的姑娘接觸多了才知道她居然還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從後世穿越來的孫綱對基督教倒並不陌生,在他原來的那個時代,周圍的鄰居老太太有一大幫人都是基督教徒,他手裡還有一本《聖經》是高中的一位“紅顏知已”送的,當初為了追她,他老人家可是把這本《新舊約全書》好一頓狂背,差一點就改了宗教信仰,後來她高中畢業遠嫁東洋他才又重新“恢復”到了原來的“狀態”,想不到那時候下的功夫今天居然用在了和金髮美人的“溝通”上,讓他無限唏噓感慨之餘也有了一絲“東邊日出西邊雨,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感覺。
自從知道了北洋船政大臣居然和大清國的其他高官不一樣,對基督耶穌還頗有研究,可是讓金髮美人開心了好久,她立刻就動了讓孫綱“改信歸宗”的念頭,在她看來,讓一個大清國的高階官員“投入到上帝的懷抱中來”,其意義遠大於正在建造中的戰列艦對中國的影響。
可孫綱顯然沒有這個“思想覺悟”,他本人早已投入到另一個無比溫暖的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