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1/4 頁)
當然。目前的營州軍僅為五營編制,並沒有左廂、右廂之設定,按照李誠中的預期,未來的營州軍屬於軍一級編制。全軍分左右兩廂,每廂五營,不含後勤人員及總部三司,兵員將達到6468人。在未來的規劃中,現在的中營後勤都將從戰兵序列中劃出來,全軍設定單獨的後勤部隊,直屬虞候司後勤處統轄,戰時分配至各營。
除了營州軍正規序列外。因為朝廷授予的“都督關外諸軍事”這一職能,李誠中的“懷約聯軍”也算有了正式明目,別小看這一名義,他讓李誠中有了對關外各族事務的正式管理許可權。可以名正言順的對各族事務指手畫腳,而“懷約聯軍”則正是這一職能最重要、最直接的體現。
現在的懷約聯軍主要由烏隗部降兵構成,經過選拔和淘汰,人員為一千。其中,凡是在契丹舊制中帶兵八帳以上的軍官。大部分都被烏隗部和迭剌部贖買了回去,剩下的一小部分則被李誠中送入了白狼山軍校。自第五批軍官輪訓結束後,白狼山軍校也和作訓司新兵訓練營一樣走上了正規,參加訓練和培訓的軍官開始了更加正規化的培訓。從第六批開始,培訓期將長達三個月。而這些契丹軍官則佔據了其中一半的名額。他們在培訓結束後,將享受營州軍正式軍官的待遇。打散進入各部隊——對於營州軍來說,這些契丹軍官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他們的戰鬥技能超過了一般的營州軍漢軍軍官,不好好利用實在是太過可惜了。
經過淘汰和揀選後的懷約聯軍已經不是純粹的契丹兵了,其實當那些契丹軍官被送到白狼山軍校後,作訓司便愕然發現,超過半數以上的降兵來自各族,契丹、室韋、靺鞨、奚……其中甚至至少兩百多名士兵說不出自己來自哪個族群,按照這個時代的說法,他們應當被稱為雜胡——即各族混雜所生,比如雜胡士兵只爾幹,其本人就是一個經典例子,他的祖父是吐谷渾人,祖母是靺鞨人,他母親更雜,據說是突厥人和鐵利人的後代……
除了各族及雜胡外,這支契丹降兵中甚至還有數十名純粹的漢人子弟,他們是品部佔據營州後俘虜的漢人,被原品部大郎君圖利作為禮物送給了烏隗部俟斤乞活買,這些人因為身體強壯,而被編入了烏隗部軍隊,又因為長年都在作戰,使他們的戰鬥經驗異常豐富,逐漸表現出了強兵的本色,隨即被乞活買去掉了頭上的奴隸帽子,成為了烏隗部的常備軍——撻馬勇士。
對於這樣一支軍隊的改造,其實需要注重的是軍隊紀律性的加強和塑造,對於戰鬥方面的訓練,營州軍大可以降低要求,除了其本身就有著不錯的戰鬥力外,李誠中也並沒有打算將其當作主力使用,在他的眼中,其實懷約聯軍更多的是起到炮灰的作用。
事實上,懷約聯軍的訓練只進行了兩個月,不到預定的三月之期,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了紀律訓練、文化教育及榮譽養成上了,本來作訓司準備在第三個月開始進行戰陣結合的,但現在沒時間了。一千名懷約聯軍被緊急編成了兩個騎兵營——其中的隊正以上軍官全部抽調自營州軍各部,然後被一道命令從柳城召到了懷遠。
懷約條約虞候聯席本部設在懷遠軍城,就在原烏隗部俟斤府。懷遠軍城是座純粹的軍事堡壘,其建立的意義完全是為了滿足作戰需要,因此,聯席本部的廳堂房舍十分完備,內部空間也比較適合。
軍城正中央的原俟斤府已經換了主人,那棟兩層的青石樓房自然成了聯席本部的指揮所。樓上的幾間房舍分給了聯席本部的幾位虞候作為日常處理軍務的辦公之所,樓下寬敞的大堂被改造成作戰指揮室——牆壁上懸掛著一張大型地圖,這是烏隗部繳獲自渤海國的戰利品,一側立有沙盤木臺,上面塑繪了西自懷遠軍城、東自渤海國西京的整個遼東地貌,當然,很多地方仍是空白,需要繼續補充。
石樓外圍繞著的許多房間則被分給了聯席本部下設機構,包括虞候處、作訓處、教化處,各處下設各科。一一對應營州軍總部三司。
聯席本部的組建前後不超過十天,五名營州軍虞候和三名契丹虞候在五天內便已經到任,其中,契丹方面派出的虞候為烏隗部俟斤乞活買、迭剌部長老蒲敵臣及安端全。營州方面到任的五位虞候分別是:剛剛指揮平定五股河流域的步卒一營指揮鍾韶、教化司考功處錄事韓延徽、作訓司參軍章順乾、虞候司軍令處錄事趙讓、虞候司後勤處押衙崔和。
營州方面的五虞候中。鍾韶是事實上的總指揮,其資歷和指揮才能不需多說。章順乾和趙讓都是營州軍自己培養出來的軍官,都是老人。章順乾是榆關之時加入李誠中所部的流民青壯,參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