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第1/4 頁)
李暉默然無語。
楊師厚續道:“某這兩天一直在考慮退路,可是想來想去,淮南之大,竟無一條北歸之路。向西走秋浦,那邊都是山地,如果趕過去的話,很容易被淮南兵堵在山裡;向北回當塗也不可能,李神福就在身後;從東北走的話,要過句容小道,那更是九死一生的險徒!走哪條道姑且不論,就算走通了,咱們怎麼過江?到時候被圍在江邊,更是死!所以我想,就這麼貿然而退,恐全軍盡數就要沒於長江之南。因此,我想要攻打宣州城,宣州多淮南豪族,淮南眾將的家眷,多一半都在宣州……而且楊行密現雖然在江都,可他有家眷在宣州是必然無疑的……”
對楊師厚最後一句判斷,李暉沒有疑義,這也是他最後說服自己同意楊師厚決定的重要原因。剛才楊師厚問謝眉這個問題的時候,謝眉推說自己不知道,但謝氏大族,在宣州影響深遠,怎麼可能不知道?既然說不知道,就等於楊行密家眷至少有一部分在城中。
李暉長舒了一口氣,拍了拍楊師厚的肩膀:“寬仁兄說得是,是某太多慮了。拿下宣州為質,讓淮南禮送咱們北歸,雖然冒險了些,卻是現在唯一的辦法。只不過就算有謝氏為內應,宣州城中卻有淮南精銳上萬,憑咱們這些疲兵,真的能成麼?一旦失敗,咱們可就萬劫不復了,也苦了這幫隨咱們千里轉戰的弟兄。”
楊師厚鄭重點頭,道:“這是最後一戰,必須拼死一搏!敗則宣州為你我葬身之地,若是咱們能夠僥倖北歸,剩下還活著的弟兄,有一個算一個,就是咱們將來立身的根基!”(未完待續。。)
第三十五章 雙極(七)
ps: 感謝allan111、燈籠、漁舟唱晚、只如初見等兄弟的月票鼓勵。明天老飯去順義開會兩天,賓館是老舊的,也不知道那邊網路好不好用,老飯看看情況吧。
月朗星疏,四野寂寂。
數千淮南兵卒綿延數里,向南行進。將士們隨身只帶五日口糧,拋卻一應輜重器械,輕裝而行,只在隊伍排頭處打了幾支燈球火把照亮前路,後排隊伍以草繩相結,埋著頭悄然南撤。
宣武軍偏師在淮南大地上攪得翻天覆地,兵鋒更是指向淮南重地宣州,這一下子捅了馬蜂窩,楊行密嚴令各軍進剿,不僅讓獨抗山南、江南諸道聯軍的李神福從鄂州戰場返回,同時還讓信使專門通報身在臨朐的王茂章,讓他速速帶兵回援。王茂章無奈,只得憊夜撤軍,甚至都沒知會城下的王師誨。
大軍一直行至後半夜,據前方輔唐口已經不到十里,過了輔唐,便是密州,一過密州,便算脫離了宣武軍的威脅,大軍儘可迅速回轉淮南了。
可這寂靜的黑夜之中,王茂章總感到一絲隱約的擔憂,越是離輔唐口近上幾分,這種擔憂便越是沉重幾分,壓得他呼吸越來越不暢。
王茂章忽然舉手,示意大軍停步。腳步聲漸漸沉寂下來,空曠的黑暗中只有幾支火把的火焰發出跳動的茲茲聲。
先鋒指揮李虔裕被迅速召喚到王茂章身前,王茂章沉聲道:“李指揮,有沒有感到什麼不妥之處?”
李虔裕搖頭:“並未發現敵蹤,可這曠野也太靜了些,靜得某心裡發慌……”
王茂章點頭:“某家心裡也在發憷,只是不知宣武的蹤跡……為穩妥起見,某意分兵南下,你率先鋒所部繼續向南。走輔唐口;某率主力向西走青石原,咱們在密州相會,你看如何?”
李虔裕沉默片刻,忽然一笑:“乾脆,某這先鋒所部便盡打燈球火把,若是敵軍沒有追出來,其實燃起火光來也無虞,反而走得快一些;若是敵軍有所埋伏,某便替指揮使吸引敵軍主力,也好過咱們淮南子弟盡數埋骨於此。”
一股感佩之情自王茂章胸口湧出。他狠狠拍了拍李虔裕的肩頭,吸了口氣,沉聲道:“辛苦了!某再多給你幾個營頭……”
李虔裕笑道:“先鋒八百部眾足矣,卑職官小,可指揮不動賃多軍卒!”
當下兩人分兵,李虔裕八百先鋒盡數亮起燈火,大搖大擺向輔唐口進發,王茂章則率淮南主力向西脫離官道,投入茫茫夜色之中。
李虔裕先鋒所部行至輔唐口時。陡聞一陣梆子聲響,前方猛然亮起一片火把,將李虔裕的胯下戰馬驚得稀溜溜人立而起。李虔裕好不容易帶住戰馬,打眼觀瞧。卻見無數軍士擋住前路,正是宣武軍。
一將躍眾而出,撫須而笑:“王將軍,何來太遲?”卻是淮南兵這些天廝殺了數場的老對手張歸厚。
李虔裕約束部眾。正要上前答話,卻聽斜刺裡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