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1/4 頁)
腦蚴譴雍V莞�畛被乩吹哪橋��
但是最特殊的,還是那批正在練步伐的新兵,因為這些兵一個個看起來文質彬彬身體孱弱,像書生多過像士兵。
這不值得奇怪,因為這就是一群書生。
黃鳳府招來的書生,都是二立社最外圍的成員,連一個有功名的秀才都沒有,因為一旦考取了秀才,書生的人生計劃基本上都會嚮往官場,所以哪怕是給人做幕僚,也不會選擇武將,而是更願意跟著文官,因為跟著文官,就可以給他們積攢一些官場人脈,將來考中進士進入官場,就可以藉助了。
正是這些連秀才都考不上,才會帶著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悲觀情緒,來給一個武將最幕僚。
而且楊潮招收的這一批,恐怕是悲觀中的悲觀,是書生中最悲觀的,因為楊潮招人的要求,是讓他們接受軍事訓練。
就這一條,就讓黃鳳府頭痛極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忽悠到這麼一百來號人,不然以二立社數以千計的外圍底層書生,不至於只能招這麼點人。
讓書生接受訓練,所以這些書生這段時間只能晚上抽出時間來處理公務,比如幫那批新兵編寫檔案。
除了讓這些書生接受軍事訓練,還抽出一些人晚上幫士兵開蒙,教大家認字。
楊潮讓書生練武,讓士兵讀書,這件事還在南京城成了一個笑談呢。
只是楊潮卻有很深的用意,哪怕因此很難招到人,他也不打算妥協,因為楊潮覺得書生練武,意義太重大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六節難民聚集
楊潮之所以設一個書生練武,這樣被這時代的書生人看做苛刻,甚至是侮辱性的條件,是有深深考量的。
因為大明的文人太缺乏血性了。
而這些人有掌控著文化,導致主體文化中就越來越缺乏血性,而文化又將民族,薰陶的越來越虛弱。
這是一個長期文化發展的結果,大致是從宋代開始的,也是跟科舉制度完善伴隨形成的。
科舉本身是沒有錯誤的,但是科舉的內容卻太偏科了,全面偏向文字能力。
所以一個個書生從小就沉浸在讀四書五經中,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造成身體越來越弱,連書生的形象都變成了文弱二字。
是統治者有意為之,還是無意為之,楊潮也說不好。
但是卻很清楚,隨著掌握文化的書生身體因為長期不運動而弱化後,帶有他們精神意志的文化,也就會越來越弱化。
其實男人天生都是好鬥的,君不見農村不受教育的野孩子,哪有不打架的,不說人了,就是雄性動物都必須爭鬥,否則就沒有地盤,就沒有配偶,好鬥是雄性生物的天性,自然包括男人。
但是這些書生一個個因為身體變弱,加上沉浸在文字道德之中,漸漸的這種文化教育就壓制了他們的好鬥天性,變得沒有血性,而他們之後又推動文化更進一步走向文弱,這是一個惡性迴圈。
宋代之前這種情況還不明顯,第一是因為科舉不算發達,沒有形成一種書生拼命學文的風氣,第二當時的儒家也還帶有上古之風,並不完全摒棄武學。孔子提倡的君子六藝中可是包括射藝的。
看看唐代就知道了,這是被評為中國最為剛烈的時代之一,從長孫無忌那樣的文官可以跟著唐太宗一起衝鋒陷陣。從魏徵這樣的名臣主張將草原上的突厥人完全屠殺就可以看出,雖然有些種族滅絕的味道在裡面。但是反應的是一種文人無比剛烈的性情。
結果一代之隔的宋代,就開始了嫉妒弱化,書生不在習練箭術,反而是一心埋首經典之中。
要說這些人讀書也是很有毅力的,十年寒窗,忍受著貧困的生活,那很是苦讀啊,能讀出來的無一不是智商極高的人尖子。但是卻耗空了身體力量,變得文弱。
這也不能怪這些人,制度就是這樣,他們練武沒有出路,讀書才有出路,所以一個個寒門子弟,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讀書學文上,練武哪裡有時間,再說了也未必有條件,窮文富武。練武的花費可比讀書要多得多了,寒門根本就負擔不起。
因此是制度將這些有毅力,有恆心。智力頂尖的書生逼到了棄武從文這條路上來的。
楊潮還改變不了制度問題,但他是一個有行動力的實幹派,信奉的是不講理由,不講條件,只管乾的哲學思想,所以楊潮打算從自己做起。
自己招來這一批書生,當然是最窘困那一批,否則不可能答應這樣的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