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4/4 頁)
家連技術都把大明朝蓋過了,這說出去真他瑪讓人難以啟齒啊。
是大明朝真的沒有好技術嗎?
是大明朝從來沒有好好使用這些技術的心思!
本來對虜兵鎧甲武器沒有什麼興趣的楊潮,現在也非常樂意剝取虜兵身上的鎧甲了,可惜虜兵的披甲率不高,說不高,大概虜兵不會服氣,因為明清兩方,顯然都沒有楊潮這樣人人鐵甲的暴發戶情況出現。
其實虜兵的披甲率已經高過明朝軍隊了,內地的軍隊就不用說了,即便是邊軍,除了將大半大明朝賦稅都弄走當做軍費的關寧軍外,其他軍隊還真的比不上虜兵,就是關寧軍在貪汙過後,給士兵披甲的數量,也比滿清強不到哪裡去。
總之最後楊潮拔下來了一千具鐵甲,兩千具棉甲,還有皮甲、鎖子甲等雜七雜八的鎧甲三千領。
以這個披甲率來看,還真的相當高,如果算上被楊潮打死的那些虜兵他們的鎧甲被回收再利用,這股虜兵一萬多人的披甲率也在一半以上,大概除了餘丁和包衣外,所有戰兵都是披甲的。
難怪虜兵能夠壓著明軍打了,拋去個人軍事素養不說,連武器裝備都比不過人家,能贏才見鬼了。
收穫虜兵這些鎧甲,加上從海州壓榨出來的那些軍事物資,楊潮估計自己這次回去,至少能裝備三四千的鐵甲精兵,另外棉甲什麼的輔兵也能裝扮三千以上,對百分百披甲率的問題上,楊潮是毫不猶豫要嚴格執行的。(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九節海州百姓吃不飽飯就不走
開啟臨洪口的閘門這種事情並不太難,第二天一早宋濂就帶人將事情辦好了,海州城的水位也開始緩慢的下降。
海州城最終卻是被淹了,但是就像楊潮想的那樣,並不是太嚴重,街道上平均積水不到三尺,城裡被淹最嚴重的房子,也不過蓋了一半,但是相比剿滅韃子這樣的結果來說,付出這樣的代價還是值得的。
房主也對此表示了諒解,尤其是在楊潮給了三十兩銀子作為重建的費用,又給了二十兩作為財產損失補償後,他更是絕無二話,在鄰居羨慕為什麼不是自己家被淹的眼神下,表示自己家族一直都有擁軍的傳統。
為了支付城中幾百家被水淹嚴重的家宅,楊潮又付出去了上萬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