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1/4 頁)
�
為了支付城中幾百家被水淹嚴重的家宅,楊潮又付出去了上萬兩銀子。
不過楊潮細細算過了,這次還真的不算賠,哪怕那些人頭賞朝廷黑了,楊潮依然不會賠。
因為楊潮後來有發現了一項新的財源,那就是戰馬,虜兵的戰馬。
當時光顧著抓人了,後來才想著那些戰馬,結果只收攏回來了一萬來匹好馬,剩下的不是被水沖走了,就是淹死了。
至於那些淹死的馬,楊潮就沒有去打撈了,浸泡過洪水的死馬,不知道有多少細菌,真不敢吃。
一直待到第三天,海州城的水利專家終於將薔薇河堵塞住了。
用的方法很簡單,開著船到缺口處,船上裝滿石頭,直接鑿沉,幾十艘小船過後,終於將缺口堵住,然後就是發動民夫在岸上作業。將缺口徹底修補好。
幸好薔薇河不是黃河,否則這種方法顯然是靠不住的,當然如果換成了黃河。打死楊潮都不敢考慮挖掘啊,那玩意一淹可就不是一座城那麼簡單了。那是得動員全國的力量對抗的。
不過聽說李自成和明軍這幾年都挖過開封外的黃河,先是明軍挖河,但是他們顯然太不專業,第一次挖河後,結果發現大水沒有淹了李自成,因為李自成紮營的技術很專業,選擇的地方不但地勢高而且排澇方便,反而沖斷了明軍自己的運糧通道。
據說這次挖黃河的策劃者。就是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的父親侯詢,事實證明兵部尚書這樣的大文官確實比楊潮這個武將膽子大,但是侯詢後來被崇禎皇帝送進了監獄,楊潮來海州前還沒有出來,就不知道跟他挖掘黃河有沒有關係了。
第二次挖河則是李自成,李自成不但紮營的技術比明軍高,連挖河的技術也比明軍強,李自成挖開了黃河,不但沒有衝到他自己,而且很順利就沖垮了開封城。李自成就這樣攻破了開封堅城。
楊潮現在管不了李自成的問題,楊潮現在自己就有麻煩。
海州典史宋濂來趕楊潮走了,顯然這有點卸磨殺驢。吃完飯大廚子,忘恩負義的味道,但是宋濂說的很好,楊大人的兵久戰疲累,該早點回淮安休整了。
楊潮則是能不走就不走。
原因很簡單,海州城到現在依然在給楊潮補給各種軍事物資呢,每天都有三十杆鳥銃,十多副鐵甲,上百杆長槍。以及二十多桶火藥,無數的鉛彈炮彈。
好容易將海州逼成了一個軍工生產城市。現在就走也太可惜了,楊潮一走無數的軍事工業員工不得下崗。失業問題怎麼解決?
好吧,這個問題其實是無理取鬧,也是說不出口的。
楊潮的藉口很偉光正,他告訴海州典史宋濂說,不忍心看海州百姓餓肚子。
義正言辭的表示:海州百姓一日沒有吃到來自淮安的大米前,他就一日不走,與海州百姓同甘共苦。
宋濂無奈的走了,他是個文官對楊潮這種無賴實在是沒有辦法,如果他是一個粗人估計早就開罵了。
你瑪,你一個兵吃的都頂四個百姓了,你還跟海州百姓同甘共苦。
到現在為止,楊潮依然拒絕減少士兵的糧食供應,不僅他的五百精兵糧食不能少,連那跟著的三千多民壯都不能少,嗯楊潮現在確實有討好這些民壯,或者說拉攏這些民壯的意思。
一個個都是殺過人的傢伙了,如果不能忽悠到南京給自己當兵,那實在是對不起讓他們試刀而付出性命的上萬虜兵了。
因此這段時間楊潮依然讓這些民壯好吃好喝,依然堅持讓軍官訓練他們,但是嚴禁軍官打罵,一時間楊潮手下的軍官,一個個都是對民壯關愛有加的模範教官了。
十天時間匆匆而過,淮安來的救命糧遙遙無期,但是海州百姓卻沒有以前那麼驚慌了,因為以前是被虜兵包圍,現在則主要是糧食沒有運到的問題,以前是沒有希望,現在只是暫時的困難而已。
於是宋濂一面打算再次降低海州百姓的配額。
要知道以前百姓口糧就是士兵的一半,後來降低了一次,成了四分之一,在降低的話,恐怕真會餓死人了,於是楊潮建議宋濂發動民眾的積極性,自力更生豐衣足食。
讓宋濂組織百姓出城捕魚、抓田娃、博樹皮、挖野菜去了。
反正大水已經退了,出城已經很方便了。
大水退後,很多虜兵的殘跡顯露出來,讓人頗為遺憾的是,楊潮一直渴望的虜兵財寶沒有出現,按照虜兵的習慣,他們搶到的東西還是會有一半充公的,那麼意味著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