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1/4 頁)
而且史可法作為南京城最有權勢的人物,其實並不是很熱衷於青樓,當然作為明末文人的風氣,史可法也喜歡吟詩作對,聽琴聽曲,但是他一般都是邀請三五好友,在自己家中相聚,席間請上一兩個名妓捧場助興無傷大雅,青樓他倒是不會去逛的。
這還是史可法第一次逛青樓,因此格外的引人注意,還沒過夜,就先從哪些被拒絕的客人口中流傳開了,史可法逛金釵樓,而且包場了,這些人一傳十十傳百,口氣中滿是驚詫,倒是沒有多少怨言,沒人願意跟史可法搶地方,巴結還來不及呢。
史可法就這樣被動的被康小寶利用了,在楊潮的陪同下,先聽了董小宛唱了幾首南曲,又聽陳圓圓唱了一出西廂記,然後才找到時間,要跟楊潮談談。
“楊將軍,開海徵稅的事情,你心中可有成算?”
這才是史可法一直關心的問題。
楊潮已經隱隱猜到,因為最近還算太平,似乎沒有什麼值得史可法求自己的。
從一個封閉的國家,立刻就開始貿易,不遇到問題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楊潮為了堅定史可法的信心依然道:“史大人放心,開海有百利而無一害!”
史可法嘆道:“若是厚利引來海寇又該如何?”
楊潮笑道:“海寇?史大人莫非忘記了末將手裡還有幾百精兵!”
史可法搖搖頭:“你的兵丁雖猛,但是當年的倭寇之患不可不防啊。”
楊潮搖頭嘆道:“史大人多慮了,如今的倭寇早就絕跡,倭國也已經閉關鎖國,一人一船都不得出海,哪裡有什麼倭寇!”
倭國閉關的事情,大明朝的官員還不知道,因為根本就不關心,相比倭國時刻關注大明朝的情報,大明朝對外面的事情,就顯得太麻木了,大明君臣的眼睛就始終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完全對外界的大勢視而不見。
史可法也不知道,一聽楊潮說起,愣了愣道:“此事當真?”
楊潮點點頭。
史可法卻突然皺起眉頭,疑慮道:“楊將軍,你是如何得知?”
看到史可法懷疑的神色,楊潮就知道史可法是懷疑自己了,但是楊潮也不打算否定。
“沒錯,末將也做些通海的生意,不過也只是給一些客商送貨而已,末將手下的船,可去不得大海。所以知道一些訊息。”
史可法用複雜的眼神看著楊潮,沉思了半天,才長嘆一口氣。
“也罷,你養兵不易,總算是給朝廷養了一隻精兵。”
看來史可法是打算用養兵來給楊潮開脫,或者說是在安慰他自己,起碼楊潮偷偷通海不是為了一己之私,但是這兵卻未必是給朝廷養的。
“史大人見諒,不通海,末將實在養不活這幾百軍兵。”
楊潮算是給史可法一個臺階下,這種迂腐般正直的人,有時候還真讓人頭痛,不是不知變通,而是不願意變通,這就是所謂的信仰,他沒有絲毫道理可言。
楊潮有時候也在想,如果熊明遇那個老滑頭在南京,很多時候自己反而好做了,但是換成這個有擔當的史可法,自己做事又扯手扯腳,但感情上,楊潮卻偏偏覺得這種正直的人更可信一些。
史可法坐著喝了口茶,商談正事,他不敢喝酒。
“那你說說,朝廷該如何取利?”
說這話讓史可法有些很不舒服,眉頭都皺了起來,朝廷竟然也需要開口言利,讓他感到破不是滋味,可是皇帝的密旨已經下達,換做其他官員,可能會拒絕接受這種沒有得到內閣附署的中旨,但史可法是個忠臣,他不會拒絕。
楊潮笑道:“這還不容易。末將只靠著運輸海貨,就能養五百精兵,若是朝廷開海,千倍百倍的兵都可養的。至於開海一事,前朝就有成規,何必大費周章。”
明朝前的元代多數時間也是開海貿易的,更不用說海貿做到極致的宋代了,不得不說大明王朝在很多事物方面都開了歷史的倒車,包括海貿在內的財政制度,不用跟宋代比,就是元代都相去甚遠。
史可法苦笑道:“就是不能用這些成規,本官才為難啊。”
楊潮不由疑惑,莫非皇帝想開海收稅,又不想用歷史經驗,打算重起爐灶另開張,弄一套新的?
史可法沉吟了半晌,突然盯著楊潮的眼睛:“楊潮,本官能信任你嗎?聖上能信任你嗎?”
楊潮一愣,史可法看來是打算跟自己說什麼重要且秘密的事情了,只是他問好的方式已經將楊潮逼到了死角,哪裡能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