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4/4 頁)
的弱點,而鴛鴦陣是當年戚大帥編練的。在戚繼光死前沒有遇到過敗績,橫行了一個時代,而王璞破了此陣,雖然只是老金指揮的,那也足以驕傲了。
壞處是,王璞恐怕會驕傲一陣子了,看來這小子的傲氣還是得打擊打擊。
接下來一個月中,王璞依然經常跟老金對抗。
但是慢慢的老金搬回了完全的劣勢,一對一的情況下,基本能打成一個平手。而二對二的時候,老金完全壓著王璞打,三對三的時候。卻依舊是輸。
原因就是兩隊的鴛鴦陣還不存在展開的問題,所有士兵攻受合理,如果王璞一時猛衝沒衝破陣,等待王璞的就只能是輸了,可三隊就存在一個展開的問題,王璞總能用最快的速度衝擊,三隊最能展現牆陣簡單高效快速的優點,因此每每能在鴛鴦陣展開前,將其壓制住。
此後老金不斷的琢磨變陣。王璞則琢磨這破陣,老金不斷的想起一些當年戚家軍的實戰經驗來。而有老金這個鴛鴦陣行家給王璞喂招,王璞的指揮能力也提高很快。
小規模的對抗也升級到了百人對抗。王璞成為把總後,下轄三個旗隊,人數一百人。
但是在一百人對抗的層面上,原本是鴛鴦陣展開更難,可是王璞卻開始輸多贏少了,因為作為牆陣來說,畢竟是一個新琢磨出來的東西,王璞有豐富的指揮三四隊人跟江匪搏殺的經驗,但是卻很欠缺拜恩規模的指揮作戰。
到了百人規模,即便是簡潔的牆陣,也遇到了一個兵力展開問題。
王璞就只能費盡心思,跟老金見招拆招,而且軍中很多隊正都給王璞出主意,因為不少人其實也不喜歡老金,覺得這個不苟言笑,骨子裡充滿一股老兵驕傲的人不好打交道。
而王璞跟那些隊長們相處了幾個月,熟悉不說還跟不少人並肩戰鬥過,因此士兵普遍偏向王璞,另外也有一種戰勝鴛鴦陣權威的爽快感。
楊潮本來以為這種,訓練、賺錢、升官的日子能持續到滿清八旗南下的時候,到那時候,自己也該積功升到副將去了,手下會有三個千總部,六個把總司。
可楊潮卡在千總位置上死活升不上去,王璞先後斬殺了三十多級,趙康後來代替王璞跑東部航線,也斬殺了十多級,楊潮這個千總麾下就有五十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