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頁)
,楊潮仔細的跟在老金一旁學習。
突然營門處傳來喧譁聲音,楊潮眉頭一皺,卻看到一夥人正在入營,手裡高舉人頭,大聲嚷嚷。
“大人,標下王璞大斬江匪十八級,幸不辱命!”
王璞回營了,還在誇功。
這廝最近頗有斬獲,因為去鎮江、瓜州一線,路途長且無人知曉楊潮水軍之名,所以常有一些不識相的江匪想來大劫,往往都被王璞擊敗,斬下頭顱回來請功。
但是這廝最近也有些過於張揚了,尤其讓楊潮不滿的是,這傢伙根本不服老金,訓練中不肯用心不說,還常常散步一些鴛鴦陣無用論,豪言打仗就是勇氣一衝,首級就到手了。
他是軍中目前斬獲最多的軍官,他的話在軍營中頗有市場,很多士兵都相信,因此演練鴛鴦陣就不太上心。
楊潮知道王璞之所以對老金不服,起先是老金認為他資質一般,也不適合練大槍,可是王璞這廝膀大腰圓頗有蠻力,就喜歡刷大槍,因此對老金很不服。
老金開始練兵沒幾天,他就語言輕佻,裝著膽子挑戰老金,結果被老金收拾的很慘,王璞也承認,他用槍老金空手,他撐不過十招,他用刀老金空手,他撐不過三招,他空手老金也空手,他只能過一招,如果老金用刀,他不敢動手。
所以武力上他早就放棄了挑釁,可是老金這個月開始練陣後,他又開始冷言冷語,對老金的鴛鴦陣不屑一顧,還拉出楊潮背書,說楊大人練出來的牆陣,比老金的鴛鴦陣強一百倍。
王璞對楊潮的牆陣這麼有信心,讓楊潮都只能苦笑,楊潮自己都不相信他隨便拉出來的牆陣可以對抗戚繼光的鴛鴦陣,所以心裡只能相信王璞是故意的,是拿自己的命來挑釁老金。
為此楊潮私下訓斥過他,甚至昨天出航前還打了他一頓,可是這小子屢教不改,一回來就喧譁。
“來人,滋擾生事,拉下去打三十大板!”
其實論罪,王璞這是嘯聚軍營,應該斬首,楊潮不可能因為這件事砍他的頭,只能定一個輕罪。
王璞頓時鬱悶了,這才想起還有軍法這回事,也是因為又有斬獲太興奮了,他本來覺得有這麼多人頭,他該升把總了,至少也得是個百總,可沒想到官沒升到,先挨一頓板子。
————————————
感謝lizzie1兄弟的月票!!!(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七節入塞
事後楊潮專門找老金談論了一番。
老金總結經驗,表示自己大意了,如果當時陣中添置鳥銃兵,添置弓兵,相持間遠距離殺傷的話,王璞就沒那麼容易贏了。
同時還表示,鴛鴦陣強在變陣,若是陣型展不開,也是無用。
而且還表示,演練畢竟不是實陣,若是實陣,不等王璞衝開他的正面,早就被殺傷多人潰散了,過去戚家軍就是這樣打敗許多蒙古人的。
雖然老金說的也有道理,但是楊潮卻覺得,老金似有尋找藉口之嫌。
一時間老金在楊潮心中的地位急劇下降,或者說迴歸真實,他只是戚家軍一員,只是一個老兵而已。
戚家軍在戚繼光死後,被戚繼光的侄子戚金繼承,在日本入侵朝鮮,大明援朝戰爭中所向披靡。
後來最後一隻戚家軍在渾河被努爾哈赤殲滅,當時努爾哈赤八旗先後衝擊都無法撼動戚家軍的車陣,最後是用大炮轟擊開啟了營陣,後才用重騎衝鋒殲滅了戚家軍。
戚家軍雖敗,但也讓八旗損失上萬,被譽為八旗損失最慘烈一戰。
事後大明朝依然抽調浙兵,以戚家軍之法編練,可惜浙兵來源的義烏等縣縣令上書皇帝說,當地兵被抽調太多,導致田土無人耕種,孤寡無人贍養,請求朝廷放棄徵募浙兵,從此戚家軍才正式消失。
渾河血戰,那已經是天啟元年(1621年)的事了,距離現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已經過去了二十一年,老金今年五十出頭,當年也就是三十出頭,料想也不會是太大的官。作戰經驗、指揮經驗,最多也就是把總一級的經驗。
楊潮此前也是被戚繼光的名頭鎮住了,被戚家軍陣斬十五萬蒙古兵首級的戰功嚇住了而已。產生了一種迷信感情,因此對老金的信心太大。
所謂兵無常勝。水無常形,戚家軍最後不也被努爾哈赤打敗了嗎。
因此老金敗給王璞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說到底打贏最重要的,還是勇氣,王璞的人敢打敢衝,就有贏的基礎了,他有破費心思的尋找鴛鴦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